1988年底,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首创“四下基层”制度,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35年来,“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不断传承发展,生动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有效推动党的群众路线走深走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认真践行“四下基层”,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一是践行“信访接待下基层”,在一线化解矛盾纠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1988年12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霞浦县亲自主持第一个信访接待日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让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实现了信访工作的根本性转变。“信访接待下基层”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确保群众信访工作得到妥善处理、民情民意得到有效维护,我们就必须学会将心比心、用心用情去处理信访工作。一方面,要学会换位思考,从群众的角度理解群众,从群众的立场关怀群众,详细询问信访事项的来龙去脉,让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另一方面,处理信访要及时有效,对合理诉求能当场办结的迅速办结,需要等待的要及时解释原因,对不符合相关政策的诉求要及时给予疏导,确保群众理解信服。
二是践行“调查研究下基层”,在一线收集民情民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到任宁德之初,面对闽东贫困地区的发展难题,习近平同志迈开步子走、俯下身子问,收集第一手资料、倾听第一线声音,用一个月的时间走遍闽东9县,不到两年时间基本走遍宁德所有乡镇,在深入调研发现问题、深度了解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映强州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开展调查研完,综合运用理清访谈、随机走访等方式,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从而发现核心问题,找准症结所在,并及时将高质量调研成果转化为务实举措,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短时问难以解决、需要长期持续推进的,紧町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三是践行“现场办公下基层”,在一线打通难点堵点。深入一线干实事、现场办公抓落实,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始终保持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扎根八闽、躬身实践,从大力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厂,到治理木兰溪水患,加固千里江堤、海堤,再到深化“马上就办”,在全国率先开创和推动机关效能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等等,为福建发展排忧解难、定向领航。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问题、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我们要深入践行廖俊波同志“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实干精神,锚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主动、靠前作为,用好“一线工作法”,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把顺民意、贴民心、惠民生的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林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