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服务群众的“一线阵地”。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百姓需求各不相同,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精准式部署,为基层治理“提速增效”。社区应自上而下搭建组织链条,突出“抓组织、优资源、强服务”,搭建多元融合、同向发力的基层治理框架,以社区为主阵地,吸纳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驻点政法干警、社会组织、居民群众、志愿者加入社区志愿队伍,发挥治理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并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上下通畅、精细高效的基层治理机制。
包保式负责,为基层治理“激活细胞”。社区应不断下移重心,推动立体化、多元化服务管理。建立“网格包保”工作机制,一个网格一个网格员、一个网格一个台账、一个网格一个微信管理群、一个网格一份工作清单,一个网格一个支部; 根据网格底册将辖区人员分类为空巢、孤寡、重病老人等人群,社区民警、在职党员定期走访特殊人群,登记人员信息,形成信息台账,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以唠家常的方式深入到居民之中,解决不同问题。
智能式管理,为基层治理“赋能添翼”。基层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一环,党和国家多次强调,要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积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尤其与物联网、AI等新兴技术的深度结合,将为基层社会治理开辟新的空间、创造新的模式。社区要充分引用并利用智慧社区数据化平台,结合老旧社区实际情况及特点,进小区录信息安装门禁、进小区安装数控、进社区连数据,由点到面对辖区进行智能化、人性化管理,针对前期摸排信息、民意调查,有针对性的对社区居民需求提供智能化服务,贴心制定属于社区“数控管家”。(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