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为基层减负,解决了不少痛点。但也要看,这些政策和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了基层,是否真正减轻了基层干部的负担,还是只是嘴上空喊口号呢?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一些地方,基层减负的政策和措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和指标,不断给基层干部增加工作负担,让他们疲于奔命。一些基层干部不得不面对各种繁琐的报表、会议、检查等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真正为群众服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基层减负的政策和措施,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
上级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监督,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得到真正的落实。有时,上级很多政策本意确实很好,但是往往一到基层执行过程中就变了味甚至背离政策初衷,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走好基层这“最后一公里”、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还需要提高监督工作政治站位,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查、从政治上改,把政治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紧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要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基层减负,还需对文山会海的纠治。一些地方和部门仍习惯以会议落实会议,认为只要会议安排了,就等于工作落实了,出问题时,开过的会就成了“挡箭牌”。凑人数、开大会,开会就是为了等散会。如今部分地方“陪会”风盛行,以体现对上级领导的重视。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要求各股室站所负责人等同志参加,作为非会议对口的股室,被要求参会,即便“心有不愿”,也只能把业务工作闲置一边,到会“凑个人数”。有的基层干部戏称自己的工作状态是“工作时间陪会,休息时间加班”,大量工作只能在陪会结束后进行。对此,各地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在工作中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范围,把握好“度”。重要的、必要的会议要开,但是不随意扩大。不必要的会议不开。聚焦工作实效,制定出台可行政策为基层减负。同时对于基层的期待要给予回应,而不是敷衍了事,甚至视若无物。
基层减负,要坚持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取得实效。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群众服务,才能让基层工作更加高效、更加高质量发展。(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