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华社时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把钥匙》中,作者提出人文与经济应当实现良性互动,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我认为这一观点非常有价值,同时也深感启发。
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物质生产,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进程。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因素,如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对于经济活动的推动和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经济发展也塑造和影响着人文环境,二者相辅相成。
在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矛盾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导致经济发展与人文环境失衡。又比如,一些基层干部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导致一些矛盾和冲突不断。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文与经济的失衡。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我认为在于实现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我们需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将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紧密相连。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护,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二是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三是加强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关注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基层干部的人文素养和经济管理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人文经济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积极吸收新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推动人文经济融合向更高水平迈进。
人文经济融合不仅是一种理念和方法,更是一种价值观和责任。我们需要将这种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去,始终保持对人文和经济的敬畏之心,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文经济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基层工作中,我们需要以人文经济融合的理念为指导,推动经济发展与人文环境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林雅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