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农村民间体育赛事成功“出圈”,“村超”和“村BA”无缝衔接,频频占据各大新闻平台热搜榜,引发舆论关注、赞美之声不断。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火热开展“乡土气味”十足的乡村体育活动,正以体育为媒,展现着独具特色的地方魅力,照见充满“农耕农趣农味”的火热生活。
一个小小的篮球,“燃”遍了全中国,“赛”出了致富路,展现出乡村发展的活力。“村BA”何以出圈?是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格引起群众共鸣,也是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同时,我们要思考如何利用“破圈”机遇振兴乡村和强村富民,聚焦“村BA”的下半场,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推动“村BA”以赛聚气,激发乡村农民“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村BA”的火爆是因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发动群众,以农民为主体组建参赛队伍,让群众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焕发参与乡村建设的源动力。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每个村民都是主创、是主演,也是笑迎八方的热情主人。我们要做好服务保障,让群众主动登台唱戏,以体育赛事、文化运动等为载体,结合本地传统文化,激发群众组织活动、参与活动的激情和热情,发挥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推动“村BA”以赛彰文,擦亮乡土文化“底色”。“村BA”根植乡土,核心是“乡村”,底色是一脉相承的乡土文化与人文情怀,让体育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实现“乡土气息”与“现代元素”无缝结合,不仅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也让我们看到了乡土文化本身具有的强劲活力和强大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我们既要守住文化的“根”与“魂”,深入挖掘民间、民俗活动、传统工艺等特色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要结合群众新期盼、新需求,创造性融入现代文明的要素,因地制宜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文旅IP,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跨越,向文化经济转变。
推动“村BA”以赛塑旅,打响乡村经济“品牌”。“村BA”对乡村旅游具有极强的拉动作用,数据显示,贵州3天2夜的“村BA”总决赛,共接待游客18.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6万元。我们要借势“村BA”的火爆出圈,将流量热度转化为经济动力,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一是发挥“体育+”乘数效应,积极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为乡村引人、引流,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等消费倍增;二是借助“村BA”流量红利,做活“体育+文旅+乡村振兴”文章,有效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三是用好“村BA”品牌优势,以举办体育赛事为依托,推广农特产品、非遗文化和发展乡村旅游,将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积极培育本土品牌,让更多的“村”字头活动红起来、火起来。
浓浓烟火气、满满乡土味。乡村振兴,既要有产业兴旺,也要文化繁盛。唱好唱响乡村里的大戏,要有“文化主角”,还要有融合发展,乡村文化才能“枝繁叶茂”,村子头招牌才能被不断培育出来!(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