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档案馆是县级国家综合性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社会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馆内各项功能设施齐备、功能齐全,总控系统涵盖监控巡查、防盗报警、火灾报警和消防设备启动控制,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火灾感应和溢水语音报警系统、灭菌消毒系统、恒温恒湿自控系统、高压细水雾自控系统和智能化网络系统等一应俱全。馆藏档案门类有文书、科技、专业、会计、照片、录音、录像、实物等档案,内容十分丰富。
“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金寨县档案馆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档案真实记录历史,红色档案真实记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该馆充分发挥自身独有的优势,用好用活馆藏档案资源,用档案讲好党史,积极在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中彰显档案价值。
一、金寨县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成效
该馆根据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业务标准,突出红色主线,坚持“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应交尽交”的原则,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充分挖掘馆藏档案资源,按照“双套制”要求,重点做好红色历史档案、名人档案、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到逾期档案和机构撤并单位档案、精准扶贫档案、疫情防控档案及地方珍贵文物史料征集工作中搜集到的具有历史保存研究参考价值的档案资料和其他专业档案资料收集进馆工作,为党史教育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档案资源。截至2022年底,该馆馆藏档案共有137个全宗,36.506万卷+45.8064万件档案,上架排列总长度5480米。照片档案2960张,录音磁带、录像光碟档案220盘,电子档案数据6.5 TB。另外,征集散存于民间和社会上的老红军文物档案资料、重要口述资料、重要人物回忆录等共计8000件,其中,具有较高价值的珍贵文物资料3000余件(份)。5年来,该馆采取“最多跑一次”、“零费用”、“零距离”、“全方位”调档办法,提供开放档案目录及馆藏资料目录供利用者11292人次(年均2258人次),查阅案卷37612卷(年均利用量7500卷),出具有效证明近33876份(年均6775份)。
二、金寨县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近年来,该馆虽在档案资源建设和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在宣传力度、开发深度、呈现方式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和不足。一是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深度不够。首先,红色档案资源保存分散,主体多元,馆藏红色档案资源间缺少关联性和整体性,内容不完整,难以进行系统的编研。其次,档案馆对红色档案资源本身所蕴含的红色精神研究不够,导致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的精品成果缺乏。例如,部分以红色档案为依托的陈列展览,叙事主体过于关注某一档案实体,而忽视对历史背景的总体性阐释,使得参展人员无法完全领会到红色精神的核心要义。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助力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二是红色档案资源呈现方式吸引力不足。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成果呈现方式缺少吸引力,是影响档案馆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该馆采取线下展览红色档案的呈现形式比较单一,陈列分散,难以吸引和打动公众。其次,微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等线上平台相关模块内容严肃,缺少趣味性,浏览量偏低。三是红色档案资源宣传力度不够。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应该尽可能增强其传播力度。我们馆对于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工作主要依托于传统的线下展览以及自身的网站,而对于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运营有所缺乏。宣传方式缺乏新颖性,导致浏览量少,影响力有限。因此,只有做好线上和线下红色档案资源的宣传与推广工作,才能提升公众关注度,充分彰显其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
三、金寨县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计划要点
(一)整合红色档案资源,丰富党史学习教育“教材”。金寨具有独特的红色基因和优势,在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助力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只有确保红色档案的完整性,才能理清档案中史料的联系,描绘出完整的历史故事,传达出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更好地起到启迪和滋润灵魂的作用。一要按照“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应存尽存”的原则,深度挖掘散存于社会各界的红色档案资料,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加大红色档案资源征集力度,扩大收集的范围、领域和途径。同时,加大对老一辈革命者口述档案的征集力度,建立口述档案资料库。二要围绕金寨县“两源两地”的突出定位,着力全方位收集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档案资料,着重在革命历史档案、老红军档案、老将军档案、革命烈士档案、历史名人档案、地方珍贵史料等征集、接收方面狠下功夫,形成完整、系统、全面的红色档案资源,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一手资料”。三是积极推广采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对红色图片、纪录片、音像档案等进行整合,建立红色档案数据库。
(二)挖掘红色档案资源的内涵,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要深度挖掘红色档案资源的内涵,需要有一支较强的档案编研人才队伍,持续提升红色档案编研水平,深入挖掘红色档案精神价值,积极开展红色文学艺术创作,如诗歌、朗诵、话剧、舞台剧等。因此,在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本馆人员进行培养,打造专业人才队伍;还可通过多种方式吸纳外部人才,引入“外脑”,聚集“众智”,共同开展攻关,对红色档案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红色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全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举办各类主题的红色档案、文献、实物等展览,将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进”档案馆,使党史学习教育富有真实感和体验感。
(三)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成果宣传,活化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是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学史增信、学史明理、学史崇德与学史力行。因此,在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助力党史学习教育中,需加强面向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成果的展示。在数字媒体时代,只有尊重当下公众获取信息的偏好,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做到宣传内容丰富、宣传形式多样化,才能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传播。一方面,要借助数字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实现红色档案开发成果的全方位宣传。另一方面,对于红色档案开发成果的宣传形式也需要进行革新。当前我们主要通过开展陈列展览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推广,然而微信公众号内容官方、排版枯燥,同时以冗长的文稿为主。要想收获更多受众的注意力,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可以尝试利用短视频的形式让红色档案活起来,还原鲜活的革命故事。
(四)加速红色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拓宽党史学习教育渠道。加快红色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对红色档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红色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推动红色档案“走出”档案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多样、便捷的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通过开设红色档案故事专栏、红色档案节目等,多渠道传播红色文化。同时积极创办红色档案公众号、微视频、微课堂等,推出系列红色档案作品展览,扩宽党史学习渠道,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广泛宣传。
档案记载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闪耀着革命先辈的不朽精神光辉,是党留给人民的精神富矿,是党史学习教育最真实、最生动的教材。深挖红色精神富矿,活化红色档案资源,积极发挥红色档案存史资政育人功能,有助于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成果,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乐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