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对拟发布的新职业、新工种进行信息公示,其中,新增的“直播销售员”格外引人注目,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是“直播带货”这种新兴业态的快速成长。疫情期间,“直播带货”有效促进了消费回补、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一是加强行业自律。直播平台应持续强化内容生态治理,做好审核把关,建立党员示范岗位,通过大数据等手段严格查处各类人气造假、评论造假、商品信息造假等行为。自觉抵制各类诱导交易、虚假交易、规避安全监管的私下交易行为,进一步加强网络主播的职业素养,建立必要的信用信誉评定、奖惩机制,通过内容监管、消费者投诉举报等手段,做好对主播人群的管理和约束。
二是加强制度规范。2019年施行的电子商务法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作出了基本规范和约束,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在此基础上积极作为、不断跟进制度规范。要从保障消费者权益、明晰各方责任和义务的角度入手,出台或调整细化管理规定,构建行之有效的准入标准和信誉评价机制,给“直播带货”设门槛、划底线、立规矩,维护交易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监管。“直播带货”的有序健康发展更离不开监管的保驾护航。面对潜力无限的“直播带货”新业态及其日益显现的问题,相关监管部门积极下派党建指导员,开展更加深入、细致的监管,充分运用技术手段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同时,畅通投诉渠道,及时掌握“直播带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苗头,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委组织部 范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