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为此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因为这不仅是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生动体现,也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的必然要求。
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让历史文物留得住。从江南水乡的古典园林,到西北大漠的敦煌石窟,从深埋地下的秦兵马俑,到高耸入云的安徽黄山……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6项,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大国。然而文化遗产不可再生,文物衰老不可避免,要留住历史文物,延续历史文脉,必须加强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樊锦诗就是千千万万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中的一员,她扎根沙漠数十载,潜心研究,用青春和汗水守护每一寸壁画,让风沙中的千年瑰宝重焕光辉,为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给文博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带来新的机遇。景点停止对外开放,游客无法实地参观怎么办?人工智能、虚拟漫游、云计算等科技手段为展柜里的文物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飞出了展馆,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文物保护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此外,“非遗+电商”等全新模式、“指尖上的非遗”等全新主题,也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释放新的活力。
走出国门,交流互鉴,让中华文化走得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始终坚持“多样共存、互鉴互进、合作共享”的文化观念。同世界各国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在递出“金名片”、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形成了文物保护的综合体系。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加深对文化的思考,逐步揭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国际浪潮中行稳致远。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就是守护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对此,我们每一个人都重任在肩。(福建省寿宁县清源镇人民政府 叶俊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