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意气风发满腔热情干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突泉县九龙乡人民政府工作25年,他让势单力薄的莲花村重新焕发生机,让沟通困难的百姓心悦诚服,让繁琐复杂的工作井然有序。他不仅是年轻干部的学习榜样,同样是新时代一心为民的好公仆。这位优秀的干部便是九龙乡驻村工作队员-左振祥。
左振祥,1997年7月从兴安盟农牧学校毕业,本科文化,毕业后进入九龙乡人民政府工作,先在计生办从事为期一年半的工作,1999年到2000年末担任政府秘书一职,2001年到2006年成为九龙乡武装部干事,2006年7月-2021年6月在九龙乡林业站工作15年,同时于2017年6月被乡党委政府任命为九龙乡莲花村支部书记,2019年10月至今任九龙乡十家子村驻村工作队员兼九龙乡人民政府兽医站站长。而在诸多丰富的工作经历中,担任莲花村驻村第一书记是左振祥记忆最深刻的工作经历,同时让这个为人朴实、待人真诚的“祥子”成为百姓心中值得依赖的可靠存在。
以勤勉之心履职尽责
时至今日,左振祥依然记得在去莲花村任职前,时任九龙乡党委书记的石晓宇语重心长地和他说:“祥子,莲花村比较特殊,具体情况你都知道了,在全乡干部中,我思来想去,认为只有你可以胜任这项工作,只有你合格,所以就把这项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了,希望你不负重托啊”,在书记的谆谆话语中,临危受命的祥子听出了她对自己的殷切期待与嘱托,正值扶贫攻坚关键期,他临危接受县委组织部颁发的“驻村第一书记”调令,虽然工作道路充满未知,但是祥子依然斩钉截铁的点了点头,开始奔赴自己的驻村之旅。
百闻不如一见。当时兴安盟有17个“三类村”,突泉县占9个,莲花村便是其中的一个村。同时,莲花也是著名的“上访村”,经常有信访事件访发生,原村书记及村长因工作失误被告解聘,邻里乡亲相处不融洽,总有寻衅滋事事件产生。据乡干部反映,之前乡包村干部工作时长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各项工作无法开展,虽然对于莲花村村民的彪悍早有耳闻,可当祥子实地到达之后,还是不免有些惊讶。相较于大部分驻村工作队员而言,当时的莲花村不仅没有村书记和村长,亦没有组织架构齐全的领导班子,仅有一位分管妇联的女同志和两位没有具体分工的同志,加上左振祥自己,一共四人的村领导班子身单力薄。看着桌面上堆积的信访通知单和尚未来得及处理的诸多文件,想想需要解决的土地问题、农民生活及贫困户帮扶等工作,双书记身份的祥子暗自思忖: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这个感觉看不到光明的村部重新焕发生机呢?年轻的他陷入沉思。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万事开头难,明确村领导班子分工成为祥子解决的第一件事。他按照大家的工作习惯和性格秉性,将妇联工作依然交到女同志的手中,环境卫生、生态治理、人才培养及两费收缴等工作分摊给其他两位同志,将党建、土地问题、农民生活保障等重要工作分到自己手中。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虑。“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我,也为了让我走进村民。我不会在村部闲坐着,每天到百姓家里,和他们说说话,是我做过最正确的事儿”,年轻的祥子心中充满做事的动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融入村民心中。
因响应政府扶危济困的优惠政策,异地搬迁成为亟待解决的工作重点。莲花村共有48户87口人,11个异地搬迁大户,但因村民思想方式较为传统保守,大多数百姓不愿意离开自己居住多年的房屋,故而不愿进行搬迁。得知这一情况,没有交通工具的左振祥毅然决定采用逐一走访的方式,进入异地搬迁户家中,坐在老百姓家的炕头上,和他们唠嗑:“你这房能卖多少钱啊?我给你好好算算。如果在咱们村这儿,房子最多卖三万元,但是如果到城里住小楼,60平方米的小楼,原房产卖七万元,到城里居住按照市场价能卖十二、三万元到十五万元之间呢”通过认真细致的计算,努力帮助群众打消心头顾虑。
自此之后,每天入户做工作成为祥子的生活日常,帮助异地搬迁户计算房屋价格,耐心倾听群众心中忧虑,不厌其烦的讲解着政府的优惠政策。他每天早晨八点从乡政府出发,徒步走去莲花村,全程约四十分钟的路程。为提高工作效率,以前每天返乡吃饭的祥子,选择留在村里居住。莲花村共130多户人口,祥子每天坚持入户走访,逐一了解大家的生活情况,直至做到对每家每户的情况一清二楚,小到每户养几只鸡、养几头牛,大到每户有几个孩子外出打工、家里一共几口人、种几亩地。因莲花属于三类村,成为县组织部调查走访的重要村。当县组织部一行来莲花村调查村容村貌、验收成果时,给予莲花很高的评价与认可。看到群众心满意足的快乐,祥子开心的笑了。
闲暇之余,左振祥依然会接到莲花村村民的慰问电话,大家问他:“左书记,在这儿挺好的,咋走了呢?啥时候回来啊?大伙儿都很想你啊”平淡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群众对他的深切思念之情。祥子耐心的一一回答着群众的问题,同时向大家说明了自己不能继续在莲花工作的原因,“虽然我不能在莲花村继续为大家服务了,但是,请你们放心,只要大家有需要我帮助的事情,你们可以尽情和我说,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一定会尽一份微薄之力的”,铿锵有力的话语落入百姓心中,宛如一剂强有力的定心石让莲花村村民心拥暖意。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中,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以忠诚之心勇毅担当
夫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共有其忧者,人必拯其危。因工作需要,左振祥被调到九龙乡后十家子村工作,得知左书记要被调走的消息,莲花村现任书记和群众们感慨的说:“咱们的驻村工作队员好啊,帮咱们解决困难、听咱们的想法,为咱们服务,我还得申请乡里领导,让老左常回来看看我们啊”,感激的话语言犹在耳,不舍的字句充满留恋之情,驻村三年,祥子通过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荣获大家一致好评,这份难能可贵的真情因双向奔赴而熠熠生辉。相比起莲花村的风情民俗,十家子村不仅有履职尽责的第一书记,同时拥有思想先进的村民,大家秉持团结一致向前走的合作精神,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携手前进。而左振祥的到来,亦成为十家子村勇往直前的源源动力。每月十六号举办主题党日时,祥子总会提前到达十家子村党支部,帮助村书记调试设备,监督活动开展情况;帮助村干部审核考察材料,纠正语句措辞等问题;走访贫困户,倾听民情民意,记录群众诉求,仔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聆听民心依然是他从未停止的工作常态。
繁忙的工作是祥子的每日常态,而幸福的家庭亦是支撑他奋勇拼搏的磅礴动力。谈及家人,性格开朗的祥子陷入回忆,在他长达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帮群众解决难题之后,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却忽视了家人对自己的殷切想念。左振祥是吉林人,在九龙工作多年,早已在突泉县拥有了自己温暖的小家,但是因工作繁忙总是没有时间回家,同事总会调侃祥子:“院里工作也丢不了,你咋天天不回家?”风趣的话语让祥子会心一笑,虽然自己经常不能回家,但是想到支持自己工作的妻子和女儿,他的心中仍然溢满温暖。
安民者何,无求于民,则民安矣。辛勤数载,一心为民,简短的八个字概括了祥子短暂平凡而又光荣的工作经历。回顾驻村生活,左振祥说:“对我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他人”,这是他一直坚持的信仰,同样是他继续前行的工作准则。(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九龙乡人民政府组织干事 尤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