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教育筑梦农村 孕育希望田野

2020-06-26 16:01:11 | 来源: 中廉在线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费学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社会是乡土的,中国人离不开土地。作为一个历史上农民占重要生产地位的国家,大量的农村人口有着土地情节和他们长期习惯生活的农村风俗习惯,因乡村本身存在的教育观念,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差异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拦路石。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改善农村传统的风俗习惯,改进落后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在田野中孕育希望,为乡村振兴铺就更畅通的道路。

注入教育资源,播撒希望的种子。教育是实现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百姓幸福的千秋伟业,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城乡教师资源交流机制,确保农村孩子在家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一代接一代的教育,培育出能够了解乡村的好,在心里记得住乡愁,学业有成后愿意回到家乡,为家乡发展,经济、文化、环境、教育等振兴做出努力的人才。发展乡村教育,缩小乡村教育之间的差异,解决城乡教育质量差异,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重点学校,在家乡成长,爱上家乡,为乡村未来育苗。

教育树人,为乡村注入发展活力。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不仅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的差距,也在于思想上的差距,例如部分农民面对扶贫时存在的等靠要思想;还在于教育投资上的差距,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既是一种消费过程,也是一种投资过程,在这种投资过程中获得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其一般物质投资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需将教育扶志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通过投资农民的技术培训,针对农业、工业、传统技艺,乡村旅游,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培育现代化职业型农民。开展产业与技术教育对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经济与乡村成人教育形成有效人才供需关系。通过继续教育,实现一人谋技,全家致富的目标,为乡村生产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搭建乡村文化平台,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搭建符合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的平台,解放农民思想,聚焦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启迪乡村新农民的创新精神,凸显乡村人朴素勤恳的匠人精神,营造丰富多元的创业生态,为乡村创业者们提供更切合时代发展和乡村发展需求的成长土壤。以互联网+、现代化农业技术,助力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地域优势的生态资源,创造乡村振兴新动能,孵化乡村创业新模式。

今年正值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开展教育振兴,激发乡村生产活力,在土地中播撒种子,孕育希望,帮助农民实现生活富裕的美好梦想,助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永平镇政府 陈特欣)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