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扶贫贵在扶志,有志者,尽脱贫

2020-06-03 17:25:58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一针见血的指出:“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收官之年,剩下的战斗会越来越难打,这最后关头的“硬骨头”才是这场战斗的重头戏,这些“硬骨头”们的思想皆是安贫乐道,等靠要,穷自在,怨天尤人的消极思想,所以,扶贫要先扶志,有了信心,才能摆脱贫困。

克服“贫困县意识”,“弱鸟先飞”提振脱贫信心。“没办法,我们县是贫困县。”因为被定为贫困县、贫困地区,就习惯于去讲我们县如何如何贫困,久而久之,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产生了“贫困县意识”。“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各地干部要将贫困县称号当作压力,转变为动力,立志摆脱,在思想上拔除这个“贫根”,70年来,我国脱贫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就在于始终坚持从思想上拔除“贫根”。

摒弃“等、靠、要”,激发内生动力勤劳“摘穷帽”。“我门都不用出,他们就会给我送钱送东西。”有些困难群众不缺劳力,不缺技术,但是“不想富”,甚至出现“比穷”现象,主要是“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在作祟。所以扶贫要扶志,让他们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靠、要”思想是不可取,不可能的,让他们经济上翻身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精神上翻身,也就是“口袋”与“脑袋”同时富起来。

初心如“磐石”,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反正他自己都不想脱贫,别管他了。”有些扶贫干部会在多次劝说无果后产生了这样的消极思想,之后扶贫工作便会自动忽略这类屡劝不听的贫困户。人民干部之所以是人民干部,是因为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干部,不能因为几次的拒绝,便放弃人民,身为扶贫干部,自身思想也要解放开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持之以恒做贫困户的“引路人”,先引导他们的思想走上脱贫之路,再引导他们的生活走上致富之路。

摆脱贫困首在思想脱贫。各地政府要引导当地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上,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树立起鸿鹄之志,依靠自身努力在某些领域实现“弱鸟先飞”。穷只是纸老虎,只要有信心,大家都可以脱贫致富。(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平川街道 兰晖)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