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做“炕头”干部

2020-05-28 10:24:00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来到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人坐在炕沿儿上拉家常。这一亲民之举折射出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标杆,多去乡间小路走走、多去群众家“炕头”坐坐。做“炕头”干部,才能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

眼中有光,要善察实情。毫不避讳地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个别党员干部一年也进不了群众家中几次,不接地气。有的走进群众家也呆不下、坐不住,“浑身不自在”。基层走访调研,是我党多年来的优良传统,是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一环。党员干部要多深入一线、直奔现场听民意、察实情。尤其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更要有起身就走的好习惯。只有走进屋角炕头、深入田间地头与人民群众心连心、面对面拉关系、唠家常,才能真正了解群众关切的大事、顾虑的小事。

胸中有志,要多做实事。长期以来,个别党员干部把走访群众当作硬性任务,认为是送钱送物、拍照留痕的形式主义,“屁股没坐热”便匆忙赶往下家;有的不敢坐“炕头”、不想喝群众端过来的茶水,长此以往,定会与群众产生隔阂。党员干部要胸中有志,就要多做实事。要学会拜群众为师,把群众当亲戚,带着情感去走访调研,把身子“沉下去”,把工作“提上来”,多帮助群众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就业等大事实事,让走访调研“实”起来、服务效果“好”起来、群众心里“暖”起来。

腹中有才,要会说土话。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久居办公室,习惯讲官话、打官腔,不会说土话。有的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干什么工作都“以文件为准”。严重脱离群众。群众最讨厌那些“只打雷不下雨”、“光说不做”的假把式。做“炕头”干部,多坐到群众“炕头”,学说方言、学讲土话,是党员干部拉近党群关系、提升自我能力的必修课。要善用土味方言、大白话跟群众读政策、说故事、讲道理,既听取群众的建议,又接受群众的批评,在沟通中汲取群众身上蕴藏的力量,在交流中消除隔离、缩短距离、培养感情。

心中有爱,要事不避难。爱人者,人恒爱之。党员干部只有心中有爱,心中装有人民,才能把走访调研工作做细、才能把为民举措做实。党员干部若只想坐等群众上访而不起身下访,把走访调研当成“包袱”,负重前行,不仅难出成绩,还会违背党的宗旨、破坏党群关系。相反,如果发自内心的爱岗敬业,事不避难,则会为国为民,大小皆行。那么在田间地头、屋脚“炕头”就会找到工作方法,收获满满,把所有坎坷都变成勤恳务实担当的“垫脚石”。(王明成 贵州省黎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