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再次向形式主义顽疾开刀。
从中央确定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以来,各地区采取了务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有些地方的形式主义消除的还不够彻底,文山会海“涛声依旧”,迎来送往“屡禁不止” ,热衷于搞“材料工程”。有的地方干部存在“等一等、看一看”的消极心态,善于坐在“办公室遥控”,说多做少。究其原因,是价值观扭曲、形式主义在作怪。切除形式主义这个“毒瘤”,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向形式主义亮剑,让党员干部有精力投身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中。
常怀担当心,杜绝摇摆状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准则和初心使命。党员干部要把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扛在肩上,多些我来上、跟我上、向前冲的行动自觉,少些精品表格式的华丽设计,以敢于担当的过硬作风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树立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理念,以持久钉钉子的精神担冲锋在前,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砥砺前行,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推动任务落地生根。始终保持“战时”状态,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做好每一个步骤,把控每一个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堵住每一个漏洞,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小。
常怀反思心,杜绝被动状态。镜鉴知仪态,自省明不足。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要坚持一日三省,经常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找出存在的短板弱项,做到立行立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常来一些扪心自问、拷问灵魂,深刻反思下沉一线是否到位,是否亲眼所见基层所需,是否亲耳所闻群众所忧,时刻反思与民同心是否到位,是否细致想过群众的实际困难,是否亲手掌握急难盼怨信息,在自省中不断增强自身“战斗力”。
常怀为民心,杜绝浮躁状态。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追求,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解民忧,当好心理疏导员、政策宣讲员、家人联络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从保障和维护人民的安全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及时为困难群众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疫情防控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主动走到群众中间,一起想办法、出主意、谋良策,共同破难题、出实招、办实事,把“印迹”留在群众的心坎上,以党员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青海省西宁市委组织部 赵地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