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是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的重要抓手。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把日常监督做细做实,使监督常在、形成常态。为此,应该坚持“全员抓监督、全面提质效”的工作理念,坚持集成化监督、系统化治理的工作思路,创新监督方式,健全监督机制,全面提升专项监督治理效能。
制定“一套方案”,做实“专起来抓”。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制定专项监督工作线实施方案,专线负责、专班推进专项监督工作。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盯重点工作安排,分重点实施类、持续推进类、巩固成果类,设立专项监督工作线,使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动态调整专项监督重点,紧紧围绕纪委监委安排的重点任务和发展大局,将清廉村居建设、开展作风整顿等一并纳入监督,确保监督精准聚焦、靶向发力。
成立“一个专办”,强化“统起来管”。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延伸监督触角、激活“末梢神经”,为此,应该把专项监督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任组长,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监督共识,树立大抓监督、真抓监督的鲜明导向,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规定动作清单,包括提示提醒、谈心谈话、检查考核、查处问责等措施。建立专项监督考核问效机制,研究制定考核评估办法,将专项监督成效纳入考核,每周一统计、每月一通报,定期张榜公示,激发“比学赶超”活力。
推行“一个模式”,聚力“合起来干”。纪检监察建议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手段,为此,可以推行“双专班”工作模式,实施“双轮驱动”。立足“再监督、再检查”定位,重点实施类专项监督,全部推行政府工作专班、纪委监督专班“双专班”工作模式,政府专班侧重日常检查、发现问题,监督专班重在深挖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纪律问题,充分释放监督叠加效应。建立“双专班”信息沟通、定期研判、联合督办机制,既发挥政府专班的业务特长,又强化监督专班的压力传导,实现优势互补、同向发力。(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