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照耀着劳动者的勋章,时代的沃土呼唤着耕耘者的足迹。当“五一”劳动节的钟声激荡神州,党员干部肩头的责任愈发清晰:唯有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投身时代浪潮,方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书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篇章。
奋斗是镌刻在党员干部基因里的精神密码。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号巨轮,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开拓前行。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这份奋斗精神被赋予更深刻的内涵——它不仅是田间地头的躬身劳作,更是改革深水区的破冰前行;不仅是车间厂房的精益求精,更是科技“无人区”的执着探索。正如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用科技之光照亮脱贫之路;又如塞罕坝三代人,以青春染绿荒漠沙丘,党员干部的奋斗轨迹早已融入国家发展的年轮。
奋斗需要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犁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员干部既要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更需锤炼“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当善用新发展理念破除惯性思维,以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用法治思维规范权力运行。就像精密的播种机懂得因时因地调整播撒节奏,新时代的奋斗者更应掌握统筹兼顾、精准施策的工作方法,让每一次奋斗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能。
奋斗的价值取向始终锚定人民坐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不是写在文件里的口号,而是刻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行动指南。从“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刀刃向内,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觉醒,在党员干部的奋斗史册里,每个章节都浸润着为民情怀。这种扎根人民的奋斗,如同春种秋收的自然法则,终将在时代的田野里结出累累硕果。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员干部的奋斗故事正在续写新的传奇。当14亿双手共同握紧奋斗之犁,当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激荡创新活力,新时代的中国必将收获更为丰硕的发展成果。这是属于奋斗者的节日,更是新征程的起点——以永不停歇的脚步丈量为民初心,用永远滚烫的汗水浇灌复兴梦想,我们必将在时代的考卷上,写下让历史和人民满意的新答案。(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