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五四的火炬划破暗夜,激荡起民族觉醒的惊雷;一百多年后,青春的薪火代代相传,照亮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新时代青年干部当以五四精神为魂,以家国使命为纲,在复兴路上勇立潮头,以“青春之我”续写“青春之中国”的壮丽篇章。
胸怀家国,让理想之光与复兴伟业共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回望五四,青年学子以“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呐喊唤醒沉睡的雄狮;凝视当下,“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3岁,“天眼”工程师半数为青年,他们用科技报国的赤诚诠释了新时代的五四精神。青年干部当以史为镜,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中汲取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卡脖子”技术攻关、乡村振兴等战略任务中。如黄文秀般扎根乡土,如航天青年般逐梦星河,在“大我”中成就“小我”,让青春脉搏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
根植人民,让青春热血与民生冷暖交融。“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五四先驱为苍生福祉奔走呼号,今日青年亦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续写初心。凉山救火英雄杨瑞伦以生命守护青山,支教青年用知识点亮乡村孩童的眼睛,社区志愿者在琐碎中织就温暖防线——他们证明,为民情怀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躬行。青年干部当以“枝叶关情”的细腻感知民生,在基层一线倾听“田野里的呼声”,在急难险重中勇当“逆行者”。无论是化解邻里纠纷,还是推动产业发展,皆需以“钉钉子精神”将群众期盼化为现实,让青春在“我将无我”的奉献中绽放。
砥砺奋进,让拼搏之姿与时代浪潮共舞。“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始终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西南联大学子在炮火中弦歌不辍,当代青年在实验室彻夜攻关、在赛场为国争光,无不彰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硬核担当。新时代的考卷难度更甚:科技博弈风高浪急,改革攻坚亟待破冰。青年干部须以“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敏锐洞察机遇,以“越是艰难越担当”的魄力迎接挑战。像钱学森般“抵五个师”的志气不能丢,如袁隆平般“一生只为一事来”的专注不可弃。面对高考战场、创业困境或扶贫难题,皆需以科学精神精准施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久久为功,让奋斗足迹化作时代答卷的生动注脚。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五四火炬穿越百年,照亮了青年接续奋斗的征程。让我们以青春之名宣誓:做破土的新芽,冲破艰难险阻;做奔涌的后浪,托举复兴梦想。广大青年干部当扎根一线,倾听民声,以“枝叶关情”的细腻感知群众冷暖,在防汛抗灾、矛盾调解中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起安全防线;让“干部干、群众看”蝶变为“干群携手创未来”的生动图景!在五星红旗下,且看吾辈以热血续写华章,让世界听见中国青年定义时代的最强音!(郑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