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蓄足党员教育培训“源头活水”

2025-04-26 09:10:15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党的建设之基,不仅是理论之学的传承,更是实践之能的熔炉,其核心在于以学铸魂、以行践知、以教固本。各级党组织要深刻领悟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深耕党的建设“良田”,蓄足党员教育“活水”,从“笃学”中汲取智慧,于“躬行”中锤炼担当,在“恒守”中深化使命,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学参训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见行见效。

以“笃学”为基,筑牢信仰之魂。“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理论学习是党员教育的“第一课”,亦是党性锤炼的“压舱石”。党员教育培训须以系统性学习为纲,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必修课”,深入研读原著、原文,领悟原理,做到“读其书、知其义、明其道”。要按照《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要求,采取“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等多种方式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将单向灌输转化为双向共鸣,让教育学习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金钥匙”。要加强基层教育实践,强化教育培训“精准滴灌”作用,深化教育成效转化,既要通过基层党组织讲党课、案例研讨等“固定课堂”学习形式,推动党的政策入脑入心,也要聚焦群众所思所盼,依托本地区红色资源与“田间课堂”,将理论融入乡土实践,形成“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论语》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唯有将理论学习与深度实践结合,方能将“信仰之基”铸得坚实如磐。

以“躬行”为要,淬炼担当之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教育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将“纸面成效”转化为“一线实绩”。《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中指出,要针对不同群体党员实际“设岗定责、承诺践诺”,明代王阳明倡导的“知行合一”精神与此不谋而合。各地基层党组织要创新教育转化机制,优化教育考评体系,通过“揭榜挂帅”“责任片区”等多种方式固化学习成效,让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主战场经风雨、见世面、强能力;以“干而不息”的精神引导党员投身志愿服务,在防汛抗旱、产业升级中锤炼硬核本领。要牢树实践实效导向,建强教育与实践联通的“纽带桥梁”,让教育课堂与田间地头连接、理论学习与民生难题对接,坚决杜绝学用脱节,以实践效能助推党员教育跳出“学用两张皮”的窠臼。明代张居正所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教育培训的价值,终需以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标尺和准绳,以服务民生实效为答卷。

以“恒守”为本,厚植长效之根。“不日新者必日退。”党员教育非一时之功,贵在持之以恒。从《礼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新精神,到《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提出的“健全长效机制”,强调的都是教育需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抓实党员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学用贯通、常态长效的“全链条”党员教育体系,全面加强“资源链—培训链—实践链”闭环管理,实现学、育、用一体化推进;要大力涵养“思而不辍、省而不止、干而不息”的优良学风,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推动党员教育从“集中攻坚”转向“终身课题”,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深化学习教育动态评估、跟踪培养,推动学习教育成效有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员教育培训,关乎党的生命力与事业兴衰,唯有以“笃学”筑牢根基,以“躬行”砥砺锋芒,以“恒守”涵养底蕴,方能将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陈秀飞)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