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乡村振兴:从“土味”到“新质”的华丽转身  

2025-04-17 13:34:26 | 来源: 陕西省神木市委组织部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这次的主题依然是“乡村振兴”,但细细品读,你会发现它不再是“老调重弹”,而是充满了“新意”与“巧思”。文件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从粮食安全到农业科技,从农民增收到乡村治理,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饭碗”端得更稳,粮食安全有了“新配方”。文件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调“单产提升”和“品质优化”,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结合,推动粮食生产从“量”到“质”的飞跃。这就像给“中国饭碗”加了一道“科技滤镜”,既让农民种得省心,也让百姓吃得放心。

“土特产”变“金招牌”,农民增收有了“新引擎”。乡村振兴,核心是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文件提出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产业集群,提升附加值。未来的乡村或许不再是“土味”的代名词,而是“网红打卡地”和“高端定制农场”的集合体。文件还强调“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在产业链上“分蛋糕”,稳稳挑上增收致富的“金扁担”。

“新质生产力”登场,农业现代化有了“新玩法”。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将生物育种、智慧农业、无人机技术等前沿科技融入农业生产。未来的农田里,或许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无人机飞过,数据云端跑”。这种“科技范儿”十足的农业,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让农业从“体力活”变成了“技术活”。

乡村治理“软硬兼施”,和美乡村有了“新气象”。文件不仅关注“硬设施”,如“四好农村路”、城乡供水一体化,还注重“软环境”,如文明乡风建设、移风易俗。针对“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顽疾,提出专项治理措施,比如建立“红白理事会”,推动婚嫁成本下降30%以上。这让人看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软件迭代”,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既延续了“千万工程”的经验,又通过改革与科技赋能,描绘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图景。未来的乡村,或许不再是“诗与远方”,而是“现实与梦想”的交汇点。让我们共同期待,乡村振兴的“金扁担”挑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冯翻翻)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