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关键基础性工程,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精准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与内在规律,全力以赴打好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坚持 “两个结合”,传承千年廉洁基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犹如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为新时代廉洁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多仁人志士以廉洁自律为人生准则,留下了无数动人故事和宝贵思想。革命文化中,无数先烈秉持廉洁奉公的精神,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私奉献,他们的事迹成为激励后人坚守廉洁底线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是将廉洁理念融入时代发展的脉搏,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一切形式的腐败行为。我们要深入挖掘这些文化宝藏,从中汲取修身律己、崇德尚廉的思想养分。通过培育自省慎独、慎初慎微的修养习惯,让廉洁意识深深扎根于党员干部心中。
坚持 “正心修身正行”,培育廉洁文化沃土。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将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内化为高度的思想自觉和坚定的行动自觉。在人际交往中,构建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明明白白的亲友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时刻保持警醒,增强底线意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让清正廉洁的思想信念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为廉洁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把握内涵规律,创新机制构建新格局。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其内涵规律,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建设格局。让廉洁文化渗透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融入媒体传播、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在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廉洁要求,使廉洁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时,创新人民群众参与机制至关重要。人民群众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力量。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成为廉洁文化的传播者和监督者。通过强化警示教育,让广大干部牢记 “三个务必”,提升纪法意识、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站稳人民立场,弘扬清风正气,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郭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