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青年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因子。当新时代的洪流奔涌而至,当代青年既承载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期待,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挑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引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的思想灯塔,既蕴含着深邃的理论智慧,更铺就了青年成长成才的壮阔道路。
在理论光芒中照亮青春航向。新时代的青年常被称作“互联网原住民”,但面对海量信息时却易陷入“选择的迷茫”。新思想中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恰如北斗七星为青春导航: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青年将论文写在田野;在科技攻关前沿,“80后”“90后”科研团队勇攀高峰;在抗疫洪流中,青年志愿者筑起生命长城。这些生动实践印证着,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青春才能在时代坐标中校准方位。青年之思,当思国之大者。面对西方思潮的网络渗透,新思想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破解之道。当代青年在TikTok上讲述中国故事,用动漫形式解读“一带一路”,他们正在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传递着“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这种文化自觉,正是理论自信在青年群体的创造性转化。
在实践熔炉中锻造青春锋芒。当代青年在就业市场遭遇的“内卷”困境,折射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挑战。新思想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正在重塑社会价值的坐标系:浙江义乌的“网红直播间”里,青年创客用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雄安新区的建设工地上,工程师团队演绎着“智慧建造”的奇迹;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新农人”用短视频打开农产品销路。这些实践表明,破解“内卷”的钥匙,藏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进程中。教育焦虑与住房压力背后,是青年对发展成果的共享期盼。当“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当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速,当职业技能培训普惠化,新思想描绘的“共同富裕”路线图正在转化为青年可触可感的获得感。这种代际关怀,构成了青年勇毅前行的底气。
在创新浪潮中激扬青春能量。量子计算、元宇宙、脑机接口……科技革命的浪潮催动着青年创新的脉动。新思想强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在释放青年群体的“头脑风暴”:深圳前海青年创业园里,AI工程师用算法优化城市管理;北京中关村的极客空间里,生物科学家研发着基因编辑技术;横店影视城的绿幕前,Z世代导演重构着叙事美学。这些创新实践,印证着青年始终是技术革命的“弄潮儿”。从“嫦娥”揽月到“蛟龙”探海,从“福建舰”犁浪到“人造太阳”燃烧,大国重器闪耀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光芒。这种将个人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担当,正是新思想倡导的“国之大者”在青年群体的生动注脚。
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青年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理论自觉,更需保持“脚踏实地”的实践品格。当每份青春力量都汇入时代洪流,当每个创新火花都点燃发展引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必将在青年奋斗中照进现实。这既是新思想赋予青年的使命召唤,更是时代中国对青春力量的殷切期许。(冯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