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是基层治理的顽疾,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问题严重消耗基层干部精力。一些地方为应付检查而编造台账,为完成任务而虚报数据,这些行为不仅背离工作实际,更损害政府公信力。
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在于官僚主义思维作祟。上级部门习惯于通过报表、台账来掌握基层情况,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贯彻文件,这种工作方式导致基层疲于应付。同时,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过分强调过程留痕,忽视实际成效,助长了形式主义歪风。
破除形式主义需要系统施策。要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指标,减少不必要的台账报表。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填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大胆创新。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激发基层活力。只有破除形式主义枷锁,让基层干部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这需要上下联动、久久为功,以务实举措推动基层减负取得实效,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李妮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