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现在不得闲,小王你去替他开这个会。”这种“闲人代会”现象在基层普遍存在。当会议通知发出时,参会单位便派会议时间段有空的人员参加,之后再由参会人员传达相关会议精神。这样既保证了会议出席率,又确保了会议内容的传达。但“闲人代会”模式真的能达到会议原本想要的效果和质量吗?这种模式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闲人代会”表面上实现了会议出席、传达两不误,但实际上若不是分管或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则会因对工作不熟悉,而不能有效对会议信息进行整合,传达也只能是照本宣科,无形中增加了传达成本,降低了传达效率;而有的参会人员只是“陪会人员”,因会议内容与自身工作联系不大,很少认真听取会议所传达的精神、部署的工作,甚至出现“打盹休息”、“交头接耳”的现象,致使会场纪律松散,会议效果大打折扣。“闲人代会”模式也折射出基层会多、会长、会议质量不高等问题,跑会、守会、陪会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基层单位为避免业务工作与开会时间相冲突,便衍生谁有空谁参会的“闲人代会”模式予以应对,但若长此以往,不仅会浪费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也会影响工作的部署与执行,甚至会阻碍地方的发展。
会议作为传达信息、解决问题、形成决策的重要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基层也并不是怕开会,而是怕开与自己关系不大、缺乏针对性、指导性的会。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有效解决基层因会多、会长而衍生出的如“闲人待会”等的应对方式,各地应持续整治形式主义,摆脱“文山会海”羁绊,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要严控会议数量,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会议年度计划,做到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能合并开的会不单开;要规范会议程序,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参会人数,不要求与会议主题无关的部门参加,杜绝层层“陪会”现象;要提升会议质量,严控会议时长,开会者应在会前认真研究会议主题,摸准地方实际,在开会时直面问题、直击要害,用最少的语言、最准的措辞、最短的时间确保会议效果;要改进会议方式,用好科技智能化手段,探索“不见面会议”,采用视频会议、视频调度的方式,减轻基层干部“跑会”压力,让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实际工作,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各部门也应认真落实AB角工作补位制度,确保重要会议正常参与,相关工作有序运转。(赵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