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是清代大学士张英为解决家庭土地纷争而写下的一封信,最终促成了“六尺巷”的佳话。“六尺巷”的故事体现了古人化解矛盾的智慧,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让社会更加和谐。广大基层党组织要在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为民服务、创新数字赋能上下足功夫,激起基层治理“一池活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富民兴业新篇章。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六尺巷的美名由来离不开礼部尚书张英的规劝。基层是一个大舞台,基层干部在一线直面群众,所思所为既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也承载着群众的期望与信任。党员干部要做好基层治理的引路人、推车手,在工作中要善于调查研究、要善于换位思考,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主动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在基层党组织的引导下,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基层治理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和支持,通过党建引领,各方力量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切实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强化服务力度,搭起基层治理“连心桥”。基层治理成效好不好,人民群众是“阅卷人”。通过加强基层治理,改善民生福祉、优化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可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六尺巷是由两家人主动各让出三尺形成的。基层党组织要制定符合当地民情的村规民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治活动,如村民议事会、院落会、协调会等,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引导和支持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中具体事务,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和参与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对民生领域的治理,主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要重点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的关爱和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切实搭起基层治理“连心桥”。
创新数字赋能,炼好基层治理“铺路石”。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因此,广大基层党组织要创新数字赋能,加大对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投入,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政务服务、公共安全、社区管理等功能的集成化和智能化,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平台,让广大群众能够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基层治理的决策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对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数字化人才队伍。通过培训、交流、挂职等方式,提升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数字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提供智力支持。(马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