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乡村文旅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这一领域的持续升温。相比于城市的喧闹,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更加渴望放慢生活节奏去追求诗与远方,于是消费需求催生新业态,“咖啡美学”、乡村露营地、特色民宿、农产品市集等乡村网红打卡地应运而生,“网红文旅”一词也一跃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热点。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和文化现象,网红打卡点的设置对乡村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它不仅可以吸引游客,提升当地知名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当流量文化普及,网红打卡点遍地开花,乡村文旅发展“同质化”的问题也随之而生。由于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许多原本有望成为乡村名片的打卡点迅速失去吸引力,变成“昙花一现”的热点。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文旅如何破局?转变思路“纠偏祛邪”,变“流量”为“留量”,竭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键。
一方面,要用好自身资源,彰显区域特色。脱离资源谈规划,天马行空讲创新是乡村文旅发展的一大误区。网红打卡点的设置以及旅游产品的打造应根植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乡土人文。例如,可以围绕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地方特色美食以及红色教育基地等元素,定制旅游打卡路线,设置互动展览;或通过与当地手工艺人合作,开展工艺品制作体验,让游客在内容丰富的“沉浸式”“代入式”文旅活动中,深刻感受到乡村独有的魅力和风情。
另一方面,要规范市场秩序,塑造文旅典范。“流量”不过是瞬息之事,“留量”方为长久之目标。一些网红打卡点在宣传上做“加法”,但在服务上却大打折扣,如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极大地损害了游客利益,也影响了乡村文旅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要坚持以监管促规范,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过度商业化,确保旅游活动与当地居民的生活能够和谐共融。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让游客在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便捷和舒适的体验。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一棵树、一座桥、一间木屋都有可能成为流量集聚的焦点,使得原本默默无闻的地方迅速搭上“云端快车”,一夜之间变得广为人知。然而,无论是乡村文化旅游的规划者,还是网红打卡地的运营者,都必须时刻铭记,流量和人气仅仅是助力我们实现目标的工具,我们的终极导向应当是走上一条兴村富民的康庄大道。所谓的“网红打卡地”,它的的打造只有从镇村实际出发,顺应民众的需求,才能于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包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