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我们青年干部作为党的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应当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把基层作为培养锻炼我们年轻干部的主战场,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因此,我们基层青年干部应当要做到:
一、杜绝思想“躺平”,做愿为干部
当代青年,得益于前辈们的辛苦付出,为我们打造了一片祥和、安稳的生活,可是也是因为目前的良好生活环境,大家慢慢开始习惯于躺在前人的羽翼下,满足于目前的生活,于是“躺平”一词开始成为当代很多年轻人的想法。可是,这样的想法是有失偏颇的,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享受了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后的红利,但如果我们不继续的做下去,不继续“种树”,只顾眼前的“苟且”,那么未来我们势必会举步维艰。因此,我们的青年干部们要杜绝这种“躺平”思想,要愿干、肯干,积极主动的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立足实际,实事求是,从生活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或许我们无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我始终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克服本领“恐慌”,做能为干部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青年干部想做好工作,应当要练就过硬本领。一方面,要想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就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的掌握,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在基层工作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基层青年干部都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自觉加强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既精通专业知识、又了解社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的去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要始终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脚踏实地,多让自己的脚上沾满泥土,方可显我青年干部之本色。
三、打破思维“定势”,做善为青年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今日的辉煌是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不断奋斗中得来的,在这过程中积累留下了许多的致胜法宝,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做事方式方法,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作为,但是,我们也要打破思维的定势,在前人的经验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问题、难题,我们不仅要解决,还要善于去解决,这样才能为未来更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愿以吾辈之青春,耀我盛世之中华”,青年干部要愿为、能为、善为,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