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想抓落实的自觉、敢抓落实的担当、会抓落实的能力,要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立足岗位实际,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从激活动力入手,攻坚“不愿落实”的问题,把该扛的担子扛起来。再好的蓝图,不付诸实践也只是镜花水月,现实生活中,有的干部思想慵懒、行动慢拍,缺乏干事劲头,不愿为,不想为,能躲则躲,能避则避,久而久之,慢作为、不作为的现象也就随之出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持从思想根源抓起,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筑牢思想根基,把准“前进航向”,在不断“加油”“充电”中增强党员干部“想为愿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从鼓励担当入手,攻坚“不敢落实”的问题,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越怕事就会越容易出事,新征程,青年一代的我们重任在肩、道阻且长,需要我们不懈奋斗,在狠抓工作落实上,要强化“敢落实”的勇气担当,切忌滋生“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消极思想,要始终保持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自觉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
从增强本领入手,攻坚“不会落实”的问题,把该抓的工作抓起来。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个招,那个招,不落实都是虚招,这本事,那本事,落实好才是真本事,履职能力的提高才能确保党员干部能够有效执行工作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树理念、提本领、强作风作为着力点,努力补足能力上的短板、克服本领上的不足,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又要在“务实”上做文章,把学习得来的“软知识”变成狠抓工作落实的“硬本领”,努力成为有“几把刷子”的行家里手,将各项工作落在实处、抓出成效。(吴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