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次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谋划和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锚目标”
“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伟大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在腾飞”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必须发挥其牵引作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这将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统一规范市场竞争规则,促进公平正义,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实现“放得活”与“管得住”的有机统一。
高质量发展“领航向”
全会对经济体制改革作出的全面部署让全国人民深受鼓舞。我们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让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精准发力。通过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此外,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推进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以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政策,都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体制机制“全创新”
全会还深刻洞察到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这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和治理体系,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和全领域布局,努力破解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突出问题,从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一名新时代组工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积极参与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立足自身岗位,为推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关注民生需求,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相信,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抓住历史机遇,勇担时代重任,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