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从《论语》品悟调查研究的国学之道

2024-06-17 16:54:19 | 来源: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上余镇人民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人文精神和教化思想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在当今大兴调查研究之际,党员干部当传承优秀儒家传统文化,从儒家经典《论语》中品悟调查研究之道。

当念“无欲速,无见小利”之道,秉持“慢慢灿灿”之心,不做“一拍脑门瞎晃悠”的“随便”先生。《论语》有云,欲速则不达,即是告诫我们做事以实,不急于求快,处事以缓,不急于求成。如果只是为了跟风图快,盲目调研,难免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情况,让调查研究沦为“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打卡式旅游。党员干部在调研前,应当仔细查阅相关资料,“靶向”调查在先,方能“有的放矢”在后,对调研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分析,确定重点调研的内容、方向,形成完备的调研方案。弄清“病因”,针对痛点堵点深挖“病灶”,方能精准施策,药到病除。

当尝“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之辛,亲历“跋山涉水”之苦,不做“两个轮子只走近”的“就近”先生。徐霞客以目为尺,勘测天下;以脚为杖,溯源长江,朝碧海而暮苍梧,写下传世地理学巨著《徐霞客游记》。如果贪近求易,只挑交通方便、条件优越的地方调研,不肯吃“蓬户柴门”之苦,不愿吃“粗茶淡饭”之苦,不想吃“日晒雨淋”之苦,最终的调研结果也将不见“甜”味。党员干部当事不避难,多去偏远的地方、条件艰苦的地方、少有人去的地方,走一走盘山路,喝一喝山泉水,过一过铁索桥,知难而进,知难而上,让调研的春风吹过“玉门关”。

当思“乡愿,德之贼也”之戒,摒弃“约研约演”之风,不做“一只眼睛只看优”的“好好”先生。乡愿,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老好人”,看似谁也不得罪,实则混淆是非,似德非德而乱乎德。调查研究是个实学问,需得有“实事求是”的原则。当前部分调研存在“到此一游式”的情况,调研前预先已经跟被调研单位沟通好了时间路线,到了地点“客随主便”,走“经典路线”、听“汇报讲稿”、看“明星点位”,调研人员和被调研对象就像是游客和导游,将调研变成了上下“默契”的“约演”,看似调研效率高成绩好,实则问题全被掩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党员干部要拒绝“约演式”调研,坚持“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不怕得罪人,敢于动真格,才能真正让调查研究发挥作用。(陈月迷)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