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党建引领 凝“新”聚力

2024-06-17 12:06:22 | 来源: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人民政府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突出重点难点,开展集中攻坚,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有明显提升,切实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以党建为“魂”,增强党的号召力。党建引领,举旗铸魂。构建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学习强国”APP“三结合”模式,主持召开意识形态专题工作会,及时掌握和了解意识形态工作进展情况,全力打好意识形态主动战。高擎党旗,育人铸魂。依托乡党校及各村教学点,开设了畲族文化特色课程,突出“用”的实效,并贯穿全年安排沉浸式党课、政治生日会、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全力打造多层次、全覆盖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从严治党,强根铸魂。乡党委始终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推进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地见效。提升党校办学水平。加大星级党校建设经费投入,向四五星级乡镇党校看齐,重在建设“大容量、美环境、好设施”的党校规模及配置。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用活用好畲族民俗馆、画舫船、探花府古民居等3个现场教学点,运用现场观摩教学提升培训质量。同时,结合互联网的便捷性建立网络云课堂,充分利用视频号、微信群、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向在外流动党员推送当月的党课提纲、课堂视频及下期学习安排,确保流动党员日常学习“不掉队”,提高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覆盖面。

以发展为“要”,增强的凝聚力。绘就乡村振兴多彩画卷。以全力打造小沧村、七里村、利洋村省、市、县乡村振兴试点村为着力点,有效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点燃村集体经济新引擎。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壮大村集体经济。立足小沧畲族乡林业优势,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做好“林下经济”文章。探索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对接优势项目,从各村村情实际出发,利用自身资源、资产优势,坚持扬长避短,发展适合自身的特色产业,打造品牌、延长链条,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推畲族文化繁荣发展。做好“党建+畲文化”文章,深挖畲族服饰、畲族婚礼、畲族“三月三”乌饭节、苎布织染缝纫技艺、畲家拳等畲族文化精髓,重点打造畲族民俗馆、画舫船、探花府古民居,推出红色文旅路线,今年以来,共迎接市县各单位参观学习30余次。四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实施“异地发展产业”模式,即拟在东风村、樟后村因地制宜发展果、蔬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等产业,库区3个村以资金投资的方式入股分红,形成产业辐射效应,促进群众增收。并做好“山”“水”“药”融合文章,挖掘新时代农村休闲养老、辟谷养生、康养绿道、慢病疗养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充分利用小沧中心校闲置的办公楼、宿舍楼,及小沧村四季花海生态观光园种植30亩白芨等中药材,延伸发展康养产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增值。

夯实人才力推项目,增强党的影响力。深入挖掘、大力培塑本土的种植能手、管理人才、创业青年等农村实用人才,不断健全乡村振兴人才信息库。制订灵活的引才引智政策,营造有利于人才聚集的社会环境,利用政策优势、环境优势、服务优势来引才引智。依托我乡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构建人才小高地,改善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前来施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对于引进的人才,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切实帮助解决科研经费、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感情留人,推动人才工作加速发展。坚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双线作战”原则,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成立重点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以“一核、两轴、五提升”的开放型发展格局为框架,强力推进我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行挂图作战,绘好“施工图”、定好“责任书”,倒排工期,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落地落实。

以民意为“尺”,打造满意度。厚植生态环境发展底色。结合“六清一改”专项行动,持续开展“一江四溪”日常保洁工作,清理湖面垃圾,清理河道,整治沟。成立山仔库区禁钓巡逻执法队,查处非法捕鱼、违规钓鱼等行为,常态化开展水源保护执法监管。巩固提高综合治理水平。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竭力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禁毒、防范电信诈骗、平安建设等专项行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雷静蔚)

责任编辑:舒心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