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结合日前,中央通报的3起整治形式主义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彰显出中央抓减负工作的坚定决心,又为基层减负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典型案例为鉴,深刻剖析思想根源,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是政策落实的关键所在,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稳定的基石,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谋发展。
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放”的含金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基层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歪风邪气”久刹不绝,“文山会海”久禁不绝,一些部门出实招新招不多,便照搬上级文件,用文件落实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甚至个别地方巧立名目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究其原因是个别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上出现政绩观的偏差,助长了弄虚作假的风气,浇灭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坚持将基层减负与加强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从根本上减负,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大政绩工程。精文减会,简化基层工作流程,依托信息化办公平台,实现多方联动,将“千条线”织成“一张网”,坚持以人为主,关心基层干部,让广大基层干部真正卸下负担,实现“真减负”“减真负”,让减负工作“减”到干部们的心坎上,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动力与活力,让基层减负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注重精准施策,增强“管”的可行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研究针对性举措,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不给具体的指导意见,只顾下达各种不切实际的指标,用层层“摊派”的工作方式,将手中的责任一级一级“甩锅”,基层干部忙于签订各类“责任书”、立各种“军令状”;有的地方大搞“数字政务”,大行“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发各种公众号,将浏览量、点赞率作为任务下达基层干部,基层干部疲于在各种公众号、小程序、微视频等软件中点赞、转发、评论、打卡;有的地方为落实基层减负,以让干部们填写各种问卷调查作为贯彻基层减负的留痕材料。基层减负刻不容缓,持续深化基层减负,要精准施策的“管”,切不可盲目为减负而减负,减负更要不减责,否则,基层干部不仅没有如释重负,反而雪上加霜。上级部门要明晰权责界线,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目标任务,分配工作,防止“大而广之,广而化之”。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行减负工作,要多听听基层心声,广泛掌握实情,让基层从文山会海中跳脱出来,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上,从“小程序”中走出来,走进田间地头,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实干证明实绩。
制定科学考评,提升“服”的满意度。考评、调研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手段之一,但一些单位开展督查考核方式方法单一,在制定考核时,不同程度存在考评指标不合理、考核内容脱离实际、多头考核等问题,有些部门为应付督查检查,本末倒置,过度注重留痕,有的部门来基层调研,走马观花,搞层层陪同,导致基层干部负担加重。量体裁衣,制定科学化考核,修正考评标准,减少非必要督查工作,不随意将督查任务变向向基层摊派施压,切实减轻干部“迎考”的包袱,让基层干部摆脱束缚,轻装前进,优化督查检查方式,大兴“四不两直”研究之风,深入基层一线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多到问题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不搞“脚尖上的形式主义”、迎来送往、作秀式、蜻蜓点水式调研和考核,坚持轻车简从,明察暗访,善用脚上沾多少泥土检验工作质效,将工作实绩和群众综合评价作为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依据,让调研考评更接地气,让基层干部的服务更深入民心,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游慕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