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国家需要为使命,以人民利益为准绳,恪尽职守,竭诚奉献,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是密切党和群众关系、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用初心、下决心、有恒心,以满腔热忱为实现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去拼搏、奉献和服务,切实打通“民心”的最后一公里。
听民意,坚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走一线、走到群众家里去,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听群众呼声,特别是要听得进群众的刺耳话、牢骚话,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把群众观点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真正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与群众面对面,更要与群众心连心,和群众“零距离”,用真情打动群众,让群众开心扉说“掏心窝子”话,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葆党忠诚为民的政治本色。
察民情,坚持躬身向下的决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体察民情才能“对症下药”“治病救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用好用活“四下基层”法宝,把“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勤于思考,把“察民情”与“解民忧”结合起来,深耕“解剖麻雀”之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会场端坐”转变为“直奔现场”,变“坐诊”为“出诊”,找准群众问题的关键点,瞄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用心用情用力倾听人民群众心声,化解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揪心事,当好基层的“调解员”。
顺民心,坚持群众满意的恒心。“人民满意”承载着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在其位,谋其事”。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为民担当意识,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装在心里,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要将“人民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衡量标准,做让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与人民群众心相印、共甘苦、同奋斗,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罗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