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文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勤俭美德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坚持不懈履行勤俭节约义务,才能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党员干部要发扬勤俭节约精神,让勤俭节约的“良习”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努力争做勤俭节约的表率。
培养勤俭节约习惯,提高个人道德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只有秉持“节俭之风”,以行动率先垂范,紧绷“节约之弦”,勤俭节约之风才能在新时代处处激荡。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注重勤俭节约,制作“节约箱”,将捡到废物储存,在需要时“变废为宝”,他把勤俭节约深深“烙印”于心,用行动诠释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党员干部要大力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敢于对“奢侈浪费”说“不”,时时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引领“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
树牢勤俭节约观念,传承弘扬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是中国革命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宝库”。革命战争年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发挥到了极致,征服雪山草地、峡谷激流,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能予以后人奋力前行的力量。党员干部要树立“勤俭节约才能干成大事”的观念,在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都要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让其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种行动自觉,把节俭风尚不断传承下去。
发扬勤俭节约精神,促进社会蓬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唯有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明太祖朱元璋厉行节俭,独创“四菜一汤”鞭策官员杜绝奢靡之风,最终缔造出“洪武之治”;反之,隋炀帝杨广在各地大修宫殿,生活骄奢淫逸,极大地消耗了社会资源,最终导致隋朝的覆灭。勤俭看似小事,却关乎着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党员干部要做厉行勤俭的“榜样”,摒弃“攀比之风”,从微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入手,锤炼勤俭节约的“硬作风”。(季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