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人才存量不够、素质不高、活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要破解乡村人才难题,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充盈人才“朋友圈”、搭建实践“成长链”、优化发展“生态圈”,打造形成队伍兴、黏性强、活力旺的良好局面。
充盈乡村人才“朋友圈”。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离不开能力强、学历高、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要抓住本村优秀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开办企业人员等乡贤能人返乡的契机,建立村级人才库,举办返乡人才座谈会,畅谈发展举措、吸引创客回流,为村级发展添砖加瓦、贡献智慧。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实施好“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专家人才服务队下乡到村开展组团式、定点式技术帮扶,为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充分发挥区级农技推广技术人员和乡镇公益性岗位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组织农技人员参加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技术和水平,促进全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保障能力的提高,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搭建乡村人才“成长链”。推动乡村人才队伍成长,要充分发挥职教中心、党校、农广校、企业等各类培训资源,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农创客”、懂技术的“土专家”、善经营的“新农人”。搭建好产才对接平台,利用大数据资源建立包含乡村技能人才、科技人才、高素质农民在内的人才信息库,按照行业、层次进行细致分类,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做好产业与人才的牵线搭桥工作。根据人才缺口情况,探索系统化、定向化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技能指导、实战实训等方式重点培养一批乡村振兴带头人,统筹活用各类人才资源。
优化乡村人才“生态圈”。对比城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活便利程度不足,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备的地段规划好、建设好人才公寓、保障性公寓,解决乡土人才的过渡性住房问题。在乡镇基层便民服务大厅打造好乡村人才“急难愁盼”业务专窗,强化人才服务专员业务培训,确保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联动衔接,上下贯通,让乡土人才享受更加便捷暖心的服务。加大县级对特殊人才在安家补贴、岗位激励、人才资助等方面的资助力度,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要定期开展系列评选活动,乡村两级要对表现优秀的乡村名医、名家、名师、工匠等各类优秀人才进行表彰,让“埋头”者能“出头”、让“实干”者得“实惠”。(周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