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广大青年,要“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农村作为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正是每位选调生展现自我、书写人生的广阔舞台。选调生从“象牙塔”到“大熔炉”,容易不自觉把基层工作和在校学习简单地等同起来,导致生活“不适应”、工作“不顺利”、学习“不扎实”。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驻村选调生要脱下褂子、挽起袖子,把自己当作“小学生”,“从头”学本领、长才干,用汗水浇灌出最动人的青春之花。
从头学“读书”,熟记每页“红头纸”。“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粮补怎么计算、返乡创业有哪些优惠政策、危房翻新的标准是什么……农村政策千条万条,每一条都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最终都要靠基层干部来落实。能否把握关键节点、结合工作实际,用对用足用活各项政策,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破解农村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做好农村工作,各位选调生要有思考、有想法、有态度,学懂学通各项政策,确保每项政策方针都能落到实处、起到实效。要学会通过系统梳理,让各项政策上下衔接、前后呼应,形成政策落实的聚合效应,达到“1+1>2”的效果,形成推动农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从头学“说话”,说到农民“心坎里”。许多选调生面临这样的烦恼:辛苦学会了方言,想和乡亲们多沟通、多交流,但总是聊不起来,自己讲的政策方针乡亲听不懂,乡亲们聊的衣食住行自己也不明白。解决沟通困扰,每位选调生都需要明白,学说话不仅仅是学会说地方方言,更是要学会让讲的道理、说的政策,农民听明白、愿接受。要少说“专业术语”,多说“乡言乡语”,学会用农民“听得懂、感兴趣、有关系”的家长里短、热点时事引起共鸣,从柴米油盐入手深入农村生活,在“拉家常”中了解急难愁盼,在“侃大山”中倾听所思所虑,在“掏心窝”中掌握实情实况。
从头学“走路”,蹲在乡间“田埂边”。平坦的路要走实,泥泞的路也要走稳。部分选调生从小在城市里长大,从没做过农活,更不懂得什么是“定苗”“淌水”,难免出些“指着麦苗夸韭菜”的笑话。不能适应当地文化、不愿融入农村生活,工作中“虚情假意”“推诿扯皮”,农民自然会“摆冷脸”“显怒容”。作为选调生,要摆正思想、端正态度,多走“泥路”、多蹲“田埂”,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深入家家户户,用耳朵聆听,用眼睛观察,用脚步测量,用身体感悟,要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和农民一起嬉笑怒骂,用真情实意、主动作为让农民愿意“露哀情”“展笑颜”。
从头学“写字”,答好发展“论述题”。做好农村工作,“笔杆子”和“脚板子”要两手抓、两手硬。在日常工作和村情调研中,总结报告都具有经验交流、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重要作用,是传递思想的主要工具。撰写报告一味地求“新”求“变”,容易脱离实际,忽视内容本身,缺少有力论据和深入细节,导致工作亮点不突出、经验做法不明确、问题建议不具体,空有“外表”而无“内在”。广大选调生要培养求真务实的写作风格,注重文字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充分反映农村实情,做到实事求是讲成绩、不遮不掩谈问题、因地制宜提举措,让笔下每一个字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武器。(崔博凯 聂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