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是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任,理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然而现实中却有个别干部在工作中却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敷衍塞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这些干部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躺平式”干部。这些“躺平式”干部,不仅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还耽误各项事业推进进度,错失发展良机。 “躺平式”干部,并非天生就“躺平”,其形成的原因复杂,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机关是“铁饭碗”,干的好坏不影响收入,只影响升迁,导致一些“升迁”无望的干部走入“躺平”怪圈之中。
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亟需治理形形色色的“躺平式”干部。治理干部“躺平”,既要对严肃问责、警钟长鸣,又要从严考核,加强干部的队伍建设,铲除干部“躺平”滋生的土壤。
畅通举报方式,加强执纪问责。一方面要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让全体群众广泛参与,让 “躺平式干部”树立危机意识,倒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另一方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挖根源、精准问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清除“躺平式干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懒政苗头。
完善考核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各单位应不断细化分解干部考核细则,强化日常监督,创新监督手段,拓展监督渠道,量化考核数据,确保能够考准、考实干部。可以广泛发动干部、群众进行测评打分,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绩效挂钩,实现“多劳多得”;对考核长期靠后有“躺平”倾向者,应当及时约谈并明令期限整改,对限期不改者调离岗位,严重者清理出干部队伍。让躺平式干部让出位置,才能形成良好的导向,让干部形成誓争一流的劲头,让广大干部不想趟。
党的事业要发展、人民生活要改善,不允许干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无所作为;不允许干部空谈误国,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不允许我们搞形式主义,作风漂浮,敷衍塞责,而是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创实效。必须向“躺平”亮剑,用好问责机制,抓好监督考核,推动干部队伍“动”起来,确保干部“无处可躺”。(马家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