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文化基因,也是融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血脉的政治品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增强忧患意识、保持赶考清醒、始终居安思危,是我们答好新时代的考卷必须具备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常怀忧患之思,心系国家和人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忧患意识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党员干部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艰苦奋斗,敢于担当,在重大是非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挑战与机遇中涵养爱国情操,在实际工作、生活中锤炼过硬本领为国争光。
常怀忧患之思,警惕困难与危难。忧患意识,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颠覆性危机,赢得战略主动。底线思维要求把战略的基点放在最坏的基础上来设想,从最坏的可能性来考虑。宁可把危机和困难估计得足一点,不要因为估计不足而在危机发生时陷于被动。既要善于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对存在的风险点,一定要胸中有数,做好风险评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有效防范,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常怀忧患之思,奋斗图强谋伟业。忧患意识,就是要正确认清形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既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又要有未雨绸缪的自觉,在问题出现前想到问题、在风险降临前忖度风险、在矛盾激化前思考解决之法,事先做好准备、提前做好防范,就算在形势大好、发展顺利时仍然“预”而不怠。唯有如此,方能“防祸于未萌、图患于将来”,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