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势在必行。
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调味品”。生态环境不仅能为经济活动提供物质需求,还能提供舒适环境的精神享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中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人们忙碌的生活急需精神抚慰,而每每看到潋滟的水波、一碧如洗的天空、无垠的绿色大地,人们精神上的弦才得以松弛,社会的进步也变得更持续。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促进人与自然双向奔赴、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强心剂”。生态环境提供人类话动不可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增加发展的“含绿量”就是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在保护生态中促进发展、带动民生,在民生改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护生态,这是一条共赢之路,人民群众会更加主动地改善发展条件、转变发展方式,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立足良好生态,更能为发展增添底气。
生态环境是国家富强的“生命线”。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新征程上,我们要“打扫”好共同家园的环境卫生,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污染治理、降碳扩绿,让家园焕然一新,充满蓬勃朝气,坚信我们在坚定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上,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古人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类只有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和睦相处,才能生存与发展。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对幸福的追求没有终点,对蓝天的保卫、碧水的呵护、净土的护理也须久久为功。(储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