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时代,各地政府也紧跟时代的热潮,推行出了形式多样的政务APP。政务APP 的出现,也是对于国家“少跑腿、多办事”号召的积极响应,在为群众办事上提供了很大便利,但是随着政务APP的增多,一些政务软件却问题百出,备受诟病,卡顿难用、老气横秋,“数字政务”的口号难免流于形式,成了形象工程,引起了群众的广泛反感。
当前政务APP让人眼花缭乱带来的一些问题,也给干部们带来了极大地困恼,比如考核环节、考核方式的增加,无疑加重了基层干部们的精力负担及工作压力,长此以往,只注重形式,面子上光鲜亮丽,而在实质问题上疲于应付,反而会使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无法得到解决,降低政府公信力。
加强思想教育,提升服务本领。通过专业化培训提升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让基层干部端正思想,提升工作能力,优化办事效率,厘清轻重缓急,从实际运用中总结经验,提质增效。
优化考核机制,明确目标导向。通过纠正形式主义之风避免基层干部们不必需的精力付出,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非必要压力,多角度、多维度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考量,不能只做"面子工程”,更多地关注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体验和需求。
精简办事程序,规范审批流程。将各类功能的软件汇集的一个系统APP上,避免使用多种功能类似的软件,方便办公,减少考核。避免以开发APP数量来考评政府互联网+服务,降低干部上报数据、拍照上传频率,让干部腾出手来真正为百姓干实事,做工作。
政务APP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创新形式的体现,但是也应充分考虑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艰辛,不能仅仅以上报数据数量、上传图片数量、工作留痕的程度为标准,更不能仅凭材料的华丽程度评价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工作人员有精力,才能为群众办实事,应该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评价考核的重点,来制定基层干部的工资福利和职级晋升的依据。只有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巩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推进基层各项工作的稳步、健康发展。因此,唯有真正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大兴调查研究,充分获取并倾听群众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判断干部的真正实力和能力,让组织部门“拾得”好干部,进一步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杜绝“形式主义”以新的形式出现。(章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