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组织部门承担着党管人才的重要职责,要想尽一切办法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积极为各类人才制定好政策、搭建好平台、营造好氛围,以灵活加精准的引才育才方式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让人才创造力能够竞相迸发,给“千里马”一片奔腾的沃野去大展拳脚、施展抱负、成就梦想。
打造集聚地,引人才“蜂拥而至”。坚持五湖四海、广纳英才,把人才引进视为最有价值、最有效率的投资,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集聚的磁场效应。突出“产才融合”精准引才。聚焦本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注重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把产业规划与人才计划有机结合,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创建“企业点题、机构解题、政府买单”的人才项目运行模式,让企业自主选才、市场择优选才、机构专业选才,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对接。瞄准“双招双引”同步招才。健全“双招双引”工作协同机制,明确将人才招引需求融入招商合作协议,将引进人才或科技企业情况作为招商加分选项,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打好政策牌,为人才“减负松绑”。政策是“撬动”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强力杠杆,要聚焦当前人才工作痛点和难点问题,精准把脉、精细施策,充分为人才松绑,让人才迸发活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让用人主体有更多话语权。人才怎样培养、如何使用,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要充分向用人主体授权,进一步下放职称评审、人才评定等权限,激发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出契合单位需求的个性化人才标准和符合人才特点的精准化培养方案,推动人才与用人单位共促共进。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让人才有更多自主权。要进一步优化整合地方人才计划,把人才从繁冗的文山会海和繁琐的项目申报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做学问、搞研究上,用在基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为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让市场有更多主导权。坚决破除过去“唯帽子”的“一刀切”评价方式,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市场决定人才价值,用不同尺子衡量人才价值,实现主观认同与客观标准的辩证统一。
构建生态池,使人才“如鱼得水”。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发挥作用的温床、拴心留人的关键,要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加快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走访专家制度,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畅通人才建言献策渠道,鼓励推荐各层级优秀人才进入“两代表一委员”队伍,不断增强人才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成就感、获得感。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持续加大对优秀人才、先进事迹、重大科研成果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新风尚,让人才绽放更大光芒。(乌海市委组织部 郑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