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礼失求诸野,善在黎民。”换成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就是“高手在民间”。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国务院总理李强的个人体会,很接地气,充满哲理。作为青年干部的我们更应该多到基层去调查研究学习本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帮助基层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青年干部要手拿纸笔,甘当基层“小学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基层一线情况复杂多变,矛盾纠纷纷繁复杂,群众诉求多元多样,青年干部作为基层课堂的“小学生”,更要多记。记的是基层数据,记的是群众心声,记的是工作方式,记的是具体举措。记,光靠好记性远远不够,只有记在本子上,时常翻看,时常学习,才能将基层情况铭记于心,在基层工作中游刃有余。青年干部要真正践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和群众拉近距离,进得了门,认得了人,聊得上话,与群众打成一片,甘当“小学生”。要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难题、化纠纷,寻路子、共富裕,在为群众服务的实践中培养真本领、真感情,推动考虑问题、开展工作更贴近基层,更符合实际,更赢得民心,更适应全局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干部应有的作风。到基层去、扎根在泥土中,学习到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收获不一样的成长。
青年干部要竖起耳朵,倾听群众“牢骚话”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工作哪里干得不好,哪里应该改进,这些问题群众最有发言权。坐在办公室里碰到的全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青年干部应当善于倾听群众的“牢骚话”,群众的观点看法,都将是我们决策的重要依据,尊重群众的意见诉求,才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把准群众的所盼所想,笔下才能写出切合实际的大文章,多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架起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真正“听”到群众心坎上。了解群众的真实诉求、向群众传达最新政策,做好群众与政府间的传声筒,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听最真切的声音、摸最真实的情况、做最符合民意的决策。青年干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更要坐下来同群众“聊一聊心里话”,不仅要听群众说什么,还要听群众怎么说;不仅要听清群众的语言表述,还要听懂群众的情绪表达;不仅从群众的“大白话”中察民情,还要能从“弦外之音”中知民意。用心用情用力感受群众之想、群众之盼,真正从群众的“牢骚话”中看问题、找关键、学办法。
青年干部要卷起裤腿,田间地头“钻业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谈兵推进不了工作任务,满口理论解决不了群众诉求。只有卷起裤腿、脚沾泥土,深察民情、遍访民意,才能切身体验人民群众的甘与苦,从而理清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效果。当年,焦裕禄为治理兰考风沙盐碱,经常不辞辛劳地跟着调查队,追风向、查风口,把自己变成了满身泥水的农村“脱坯人”;谷文昌为让东山披上绿装,常拜群众和技术人员为师,与他们一起干活、一起流汗,找到了遍植绿荫的“锦囊”。今天,我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想了解情况随时能打视频电话,但“键对键”不能代替“面对面”。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坐在办公室里是想不出好法子的。只有卷起裤腿到田间地头里去,沉到基层听民声、集民智,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然后钻研业务,才能收获真知灼见,启发工作思路,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因此,青年干部更要练就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基本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群众的难事实事,聚焦工作的痛点堵点,完成从“书上说”到“实际干”的华丽转身。
“到农村去,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爹娘;到农村去,那里有育我成长的南瓜米汤;到农村去,那里是魂牵梦绕的故乡……”未来,在田间地头,在山野乡村,会有更多青年干部的身影,他们将会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干在一起、学在一起、想在一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院里跑不开千里马,温室里养不出百日花,广大青年干部要以基层为练兵场,不断加强实践锻炼,在基层大熔炉里“淬火成金”。扎进大地的“根须”,广阔天地必有所为!(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人民政府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