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中学到的东西,不能仅仅只装在脑袋里,更应该落到行动上。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明晰调研目的,加强理论学习,下好调研先手棋。在《谈谈调查研究》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除,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在日常的调查研究中,我们通常所调研的都是一些社会热点难点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因而需要我们先从政策层面正确把握和理解这些问题,对政策出台的背景和目的进行多维度分析,唯有如此,才能明晰调研的根本所在。党中央、国务院每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新任务会下发了许多重要文件,这些重大理论和文件的内涵都十分丰富,对有关工作也会提出新要求,因此,我们要加强自身政策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增强政策敏感性,准确把握和理解所需调研的问题,让调研的第一步不踏错。
调整调研方法,因人因地因时因事而变,出好调研组合拳。调查是研究的前奏,研究是调查的升华。调查研究,既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也区别于具体的工作部署,必须要强调经世致用,以用为要。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化不断加速发展的时代,调查范围之广、调研对象之多乃前所未有,除了传统的工厂、学校、田间地头,还有社区、工地、网络平台,甚至家门口的菜市场都会是我们调研的范围,因而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调研范围和调研对象,因人、因地、因时、因事选择适合的调研方法。既要坚持和完善座谈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问卷调查等传统方法,也要顺应新时代、适应新情况,跨学科、跨部门、跨媒介,把微观调查与宏观调查相结合,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文字采集与数据采集相结合,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使调研获得更多的事实依据。
落实调研行动,完善制度保障,打好调研主动仗。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甩开膀子埋头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调研务求“深、实、细、准、效”,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同真正明了实情的各方面人士沟通讨论,看清“蚂蚁”、解剖“麻雀”,破解“老大难”、破译“话外音”、寻求“最优解”,言之有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工作起来才能无往而不胜。因而,调查研究不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应该要带着问题、责任、感情走出去、沉下去、觅真经、得真果;调查研究不能是“看看景”“散散心”“会会有”,应该要客观、全面、深入、公正,多走现场、多看实地、多听意见;调查研究不能是“钦差式”“嫌贫爱富式”“被动式”调研,应该要将调研与视察相结合、直接调研与协同调研相结合、集中调研与分散调研相结合、干部汇报与群众谈话相结合。除此之外,在实践中也要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制度,真正做到让调查研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明晰调查研究的行动目的、调整调查研究的指导方法、落实调查研究的行动准则,让调查研究成为一切工作的基础,贯穿全过程民主的每一个环节,永葆“进行时”。(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孝肃路街道 周茂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