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网络出现“三亚城管收走孩子写作业桌子”的相关视频引发网友和媒体关注。事后,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吉阳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此事存在简单执法行为,已责令相关执法人员登门道歉。
前段时间,徐州沛县、武威凉州区等地为了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上街挨家挨户撕春联,也暴露出当地政府对于城市基层治理的“一刀切”的弊端。“一刀切”式的落实好比“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一些党员干部嘴上吐槽,实际上却还在用,怕担责而罔顾客观实际、生搬硬套上级精神,这是基层治理中不能实事求是,不会为、不善为甚至不敢为造成的,是作风不实的病,得治。
政策要落地,执行需给力。进入新时代,大到改革发展,小到民生小事,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没有现成的“作业”可抄,各级党员干部只有摒弃“一刀切式”落实背后的简单化思维、粗暴化方法、强硬式手段、官僚化风气,才能让党的好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见效。蹲下去才能抓起来,避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的盲动,做深做实调查研究,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将鲜活的民情印在脑海里,以便作决策时多一些政策温度、针对性。充分做好民意调查,充分向群众将政策宣传到位,找出并解决好群众心中的“结”、基层治理的“难”。
基层要治理,工作需化细。“一刀切”的基层治理,不仅造成了行政成本的浪费,还给基层带来了繁重的形式主义压力,因此,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首要原则是尊重客观发展规律,探索适合地方发展的治理模式。目前,国内一些发达的地区围绕着基层治理网格化做了非常多的探索,通过党建引领,重新划分基层治理单元,推动部门职能下沉,嵌入技术治理等要素实现对城市社会的精细化治理。这种网格化的治理模式有助于明晰治理主体的责任边界,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通过建立试点和反馈机制,推动决策部署的修正、调整和完善,实现对城市社会矛盾的精准防控。
监督要织密,考核需体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要织密织牢监督体系。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丰富监督的形式、方法、手段,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好大喜功等行为严肃查处,才能督促基层干部逐步形成正确的政绩观。还要进一步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方式,要常态化、制度化、全覆盖,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地了解干部。尤其要避免干部考核评价中的“短视行为”,不能只看“成绩”,不看“成本”,不能只看嘴上说的,不看实际干的。要让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作风扎实的干部能够得到公平对待。
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小朋友”在自家店铺门口写作业,即便确有不妥,也可以用更有“人情味”的方式做出提醒与告知。在当前积极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强化追责问责的大环境背景下,各级党员干部更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依规、坚持标本兼治、坚持疏堵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在落实和执行上级法律法规和政令过程中敢于因势施策,不搞“一刀切”,多站在人民的立场和利益上考虑问题,让我们的基层治理工作有精度、有力度,更有温度。(河北省辛集市委宣传部 张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