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荡涤“四风”,奋进“十四五”

2022-11-26 09:48:28 | 来源: 中廉在线

党的作风是党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集中体现,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作风建设,重在“四风”整治。当前,“形势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是群众深恶痛尽、反映最强烈,是违反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与党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生根最大的敌人。因此,刹住“四风”,关乎到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党的事业成败,关乎中国梦的实现。除“四风”,树新风,我们要做到:

一、“学”的力度不减弱

各级党委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解决思想上的“病根”,不断深化认识、提高素养,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懂规矩、守纪律、知敬畏、守底线。一是各级党组织要推进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通过“三会一课”等各种教育手段,持续深入学习党史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等精神,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二是用活革命遗址遗迹、党性教育培训基地等教育阵地,不断学习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促进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的能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全体党员干部要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加强讨论交流,坚持从实际出发,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敢于亮短揭丑,让“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成为常态,使当事人受到触动和警醒,增强抵制“四风”的自律性和转变作风的自觉性。

二、“严”的标准不降低

新的赶考路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猛药去疴治“四风”,驰而不息纠“四风”,督促党员干部转作风树新风,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对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一是做到学史力行、担当作为,时常深入基层、下沉一线、贴近群众,紧紧扭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放,明察暗访,跟踪督导,盯住具体的人和事,对突出问题做到监督到位、精准排查、重拳出击。二是坚持和完善相关监督体系,严格监督程序,将纪检督查、自检自查、群众监督等各类监督方式有机整合、形成合力,剔除“四风”生存的“土壤”。

三、“恒”的要求不放松

“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隐蔽性和反复性,我们要有打好“持久战”的准备,立足实际,注重建立、推行常态长效机制。一是要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纠正“四风”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不能功于一役,不能有懈怠思想,要警钟长鸣、久久为功。二是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的主题,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节点,拿出有效的措施、强硬的态度、必胜的信心,一刻不松、半步不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以钉钉子的精神,下大力气解决“四风”问题,确保见实效、有成效。三是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以上率下,守好“责任田”,特别是要紧盯乡村振兴、民生建设、涉黑涉恶等群众关心的领域,这些也是容易滋生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重点领域,从每件小事抓起,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果。

四、“实”的精神不走样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法宝,是立足新阶段、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从本质上看,“四风”问题,说到底是为人为官要求不严、态度不真、行为不实的问题。党员干部要立足于“实”,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实”上下功夫,真正把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融入到干事创业中,不断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事在人为、功成在我”的决心和担当,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把党的方针政策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下去,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真抓实干推动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正确政绩观,践行务实作风,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拳绣腿”,加强与基层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时刻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三是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格机关干部的管理,深入整治干部职工慵、懒、松、散等不作为问题,并注重为干部提供能够大展拳脚、实现抱负的舞台,做到真抓真管、严管厚爱。

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持之以恒纠“四风”、强作风、树新风,密切干群血肉联系,厚植党的执政之基,为“十四五”规划保驾护航。(龙桂洋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西山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