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角色,负责领导和管理驻村队员,落实上级驻村任务,同时兼顾抓党建、促发展、强产业、稳增收等重点工作。笔者根据平时走访了解,对驻村第一书记的困境、工作和优势进行了管窥。
从日常工作交流中发现,驻村第一书记遇到的主要困境来自身份不明确、角色不清晰,第一书记由上级组织部门派出,档案、人事关系均留在派出单位,组织关系调动到所驻村(社区)。第一书记身份虽然是“书记”也是上级党委、政府下派的“领导”,但实践中村内大小事务、重点工作主要是由村党组织书记在统筹负责。根据驻村工作要求,驻村第一书记要搞农村基层党建、抓产业发展、抓精准帮扶、促乡村振兴等等,但在村(社区)重大事务中第一书记是领导还是被领导,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是主导者还是配合者,许多驻村第一书记会感到困惑。
重点开展精准帮扶。精准识别“三类对象”、制定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是第一书记工作的重中之重,驻村第一书记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都有自己负责帮扶的“三类对象”,精准帮扶包括主动开展一月一走访,摸底排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研判“三类对象”返贫致贫风险,参与农村劳动力输出和稳岗就业,宣传党委政府帮扶政策等。
协助处理文稿和报表。村“两委”干部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且平均年龄偏大。随着现代化治理下乡,许多工作都需要使用电脑软件、手机APP等工具,一些文稿要求较高,报表逻辑关系复杂,给村干部带来了相当的困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自然承担了这些业务。
向上争取资源支持。第一书记都是原单位的中层干部,拥有副科级职务或副高以上职称,根据村委会实际困难和群众需要,第一书记从原单位争取到一些的办公经费和慰问经费,积极组织向群众发放慰问金,帮助村委会更换办公设备、购买办公用品,修缮党群活动中心,打造村级文娱场所,建设村级图书馆并捐赠图书等等,为村级党组织正常运转提供必要支持。
团结干部。第一书记往往工作经历较丰富、政治觉悟更高和敏锐性更强,在组织、教育、团结驻村队员和村(社区干部)方面会更有经验,在处理内部团结与斗争上方法更多,通过召开会议、个别谈话、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形式,不断凝聚人心,整合资源,使村组干部逐步成为基层治理的强大力量。
动员群众。驻村第一书记代表的是上级党委、政府,其代表的权威往往会高于镇村干部,通过不断团结积极分子、争取大多数、孤立极少数,把真正有公心、品德好、讲原则、受欢迎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由他们去争取绝大多数群众,逐步分化、边缘化少数“钉子户”,循序渐进地达到教育引导群众的目的。
撬动资源。“干部下乡,自带资源。”第一书记可以发挥派出单位的优势,为村庄争取项目、经费、物资等,把外部资源转化村庄公共资源,只要能够让干部群众真正受益,必然能够激发群众的感恩之心,激活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在分配外部资源时,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不断唤醒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既有利于提高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旧府街道 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