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发展已进入了“提质”的阶段,补短板、强弱项成了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此时的乡村容易陷入两种发展误区,一为“内卷”,一为“摆烂”。
“内卷”,是非理性的盲目竞争。随着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创业思潮奔向乡村的广袤土地,在一片大好的发展形势中,却隐隐出现了“内卷”的苗头。以时下最火的农村直播带货为例,你说你的海产新鲜?我直接生吃大虾以证养殖环境无污染。你说你的核桃壳薄肉厚一捏就开?我在直播间用脑袋在1分钟内磕碎10个核桃......此风起势之初,固然是想吸引消费者,为乡村产业发展争得更多的机会。但长此以往,大家都养了一肚没必要吃下的寄生虫,磕起了满头没有意义的肿包,自家农产品的销售势头却抑制不住的降了温。更有甚者,纯粹为了“卷”而“卷”,把精力悉数放在博眼球上,不惜牺牲对产品质量的核验、对售后服务的保障,内耗自不必说,还败光了消费者对农村直播带货的好感。
而“摆烂”,则是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懈怠。如今,乡村的产业发展都已积蓄了一定的基础,但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品牌化不足等难啃的“硬”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村民发展意向各有不同我能怎么办?”“产业链条我们一个村就构建得起来?”“资金不足怎能把品牌叫响?”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难题时刻考验着基层的发展眼光和干事水平,刺激着繁杂工作中脆弱的神经。放弃对困难领域的思考与挣扎,就地甩手躺平,“等政策、靠扶持、要资金”显然是更为舒适的工作模式。
想要乡村发展好,不“卷”不“摆”很重要。“卷”得越狠、内耗越重、压力越大、焦虑越深,越容易催生“摆烂”心理,对乡村发展带去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其实,在“内卷”和“摆烂”之间,乡村发展还可以有另外的选择——有目标值、有针对性的努力,既不陷入“内卷”的内耗,又不任凭“摆烂”的误导。基层干部在推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结果导向,谨防没有意义的精益求精,时刻考虑实际成效,关注乡村工作的长远价值,避免“卷到最后一无所有”;同时,也要端正工作态度,有计划、分步骤地拆解难题,大胆钻研,多方学习,把每个需要突破的发展瓶颈当作超越自我的机遇,体会收获感,感悟个人成长与乡村发展伟大事业深度融合传递出的价值与意义。(海南省定安县委组织部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