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近年来,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更优越的居住和就学条件,越来越多的年轻党员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在农村的党员存在年龄大、文化水平低、人数少等问题,进而导致农村党组织队伍出现整体文化水平偏低,老年党员多,青年党员少,老党员多,新党员少的“空心化”现象。
“空心化”农村党支部因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这直接导致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素质整体下降,给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带来换届后备干部“资源库”不足,后备干部质量差,推荐上来有能力、年轻的党员留不住,新当选的村级组织队伍致富能力不强等系列问题。2021年正值换届之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进农村党组织换届工作。
多渠道,选好村级后备干部。以委任制、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多渠道选拔和储备村级换届后备干部,探索在本村能人中“选”,在大学生村官中“聘”,在外来党员中“引”,在机关干部中“派”,注重从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外出经商人员、农村致富能人、返乡优秀大学毕业生、退休干部、教师中选,真正将思想素质高、作风正派、带动致富作用强的党员能人培养为村级换届后备人才、提升后备干部队伍的质量,为村支部换届提供高质量“数据库”。
多方位,提高村级干部待遇。近年来,农村组织的工作量大增,农村干部由原来的“兼职”转变成了现今的“专职”干部,且压力逐渐上涨,但是高压的工作对应的却是“低待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积极性。所以,不断提升村级干部待遇,在提高工资待遇时、同时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福利保障,切实解决年轻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愿意来、留得下、做得好。
多形式,提升村级干部能力。及时提升新当选村级组织人员的履职能力和带富能力,通过开展农村组织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选派优秀村干部到县、市(州)、省等更高层次学习充电,组织开展“走出去”到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明显、村级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去学习取经等途径提升履职能力,确保新当选的村级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万光文 贵州省剑河县久仰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