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基层干部作为党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践行者,其党性修养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干部党性教育,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让理想信念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同时,要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增强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其言行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严格纪律规矩,保持清正廉洁。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基层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各项纪律规定,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做到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注重实践锻炼,提升能力素养。党性教育不仅要在思想上受洗礼,更要在实践中见真章。基层干部要积极投身到基层一线的实践中去,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面对矛盾和问题,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不断地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基层工作的需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层干部党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只有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党性修养,才能锻造出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能力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基层保障。(张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