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吉林省白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破解基层面临现实问题为导向,多措并举用好各方优质资源,在统筹阵地建设、师资队伍、培训方式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乡镇(街道)党校建设,打通基层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
破解“阵地缺失”问题,规范化建设党校阵地。示范建设基层党校。按照“立足实际条件、统筹利用资源、规范集中推进”原则,指导全市73个乡镇、31个街道以面积较大会议室、党群活动中心、闲置展厅等现有资源为依托,建设独立基层党校104所。其中,满足60人以上集中培训场所占三分之二以上。特色打造现场分教学点。依托域内革命旧址、红色教育展厅、党史纪念馆、历史遗址等红色资源,打造主题鲜明党性教育基地9处,让党员在实物实事中思想“真触动”,学悟“真提升”。充分挖掘地域特色,依托各地标准示范村(社区)、示范区、乡村振兴项目、文化产业园、特色种养植基地等优秀本土资源,设立现场分教学点148个,与理论培训形成教学互补,帮助基层党员在“家门口”接受教育、提升能力、拓展思路。规范制定管理机制。所有基层党校校长均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校长,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兼任专职副校长,指派熟悉党建培训工作同志任教务负责人。同时,为有效提升培训规范化水平,建立专业教师“1+N”联系指导机制,从各县级党校选派65名骨干教师兼任各基层党校副校长,协助开展教学培训工作。
破解“师资缺口”问题,专业化建强师资队伍。高质量选优市县级理论师资。统筹市县两级资源,将专业素质好、教学能力强的党校教师,政治素质过硬、政策水平较高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做为主要授课力量,为基层党校接上理论政策“天线”。广泛吸纳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先进模范人物、领域技术人才、法律专业人士、离退休党员干部等担任兼职教师,为基层党校接上专业技术“外线”。高水平建设乡镇(街道)本土师资。以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机关干部、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为主,将创业致富带头人、擅长讲“群众话”唠“百姓嗑”的“土专家”“田秀才”、退休教师和农民党员吸纳进本地师资队伍,为基层党校接上本土教育“地线”。通过挖掘各类师资资源,建立起了市县700余人、乡镇(街道)1500余人的基层党校师资库,并根据党员培训需求变化实行动态更新管理。高规划建立师资共享机制。为充分满足同一时间、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党员集中培训和轮训需求,建立市、县、乡三级师资库“互联共享”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师资向104个乡镇(街道)党校开放使用,各地街道(乡镇)师资库可相互借鉴交流使用,着力构建市县统筹调配,党校专家教授讲理论知识、领导干部讲方针政策、业务骨干讲技术操作、“田秀才”“土专家”现场指导实践的立体化党员教育师资队伍。
破解“方式缺陷”问题,多元化开展教学培训。健全问需机制。注重日常调研了解基层党员需求,根据党员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围绕新出政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方向,构建“基础”+“特色”全方位课程体系。市县(市、区)组织部门和党校定期联合各乡镇(街道)基层党校,组织开展师资库教师座谈交流会、课程研讨会,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开展实践交流、专题研讨,因地制宜开发课程1700余课时,持续推动党员教育授课能力提升。组织示范送教。组织市委党校骨干教师研发《如何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坚守党校初心 努力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等通用课程,对490名乡镇(街道)师资进行集中轮训,有效解决党校兼职教师对基层党校认识模糊、缺乏授课培训经验问题,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精准性。开展流动送教。建立“一站式送教直通车”,组织市级骨干教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全市“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研发基层听得懂、学得会、能提升的专题课程16节,深入5个县(市、区)基层党校集中送教。不定期组织师资库专家教师到项目基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教育和技术示范,让党员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轻松获得教育资源,推动实现培训资源、培训效果、培训质量最优化。截至目前,全市各乡镇(街道)党校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385班次,培训党员达2.3万人次。(胡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