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在乡村振兴的“主阵地”,党员干部应主动扛大旗、挑大梁,当好“排头兵”,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谱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乐曲,用基层党建之琴,奏响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旋律”。
“谱好产业曲”让发展基础“牢”起来。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一招”,积极引导村民以土地或劳力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因地制宜走好“党建+产业+农户”的发展路子,贴合市场需求,选准培强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一批根植于农业农村、农户深度参与、彰显地域特色的乡村产业集群,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确保乡村产业所产生的效益、解决的就业、获取的收入留在农村,不断稳固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
“谱好人才曲”让创新活力“聚”起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关键因素在人才,决定变量也在人才。传统农业主要靠经验,现代农业要靠技术和管理,在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大量涌现的今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高度依赖人才支撑。各地要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培养锻炼、薪酬激励、技艺传承等方式,抓住人才“选、引、育”三个关键点,对外寻求“招才引智”“筑巢引才”新突破,吸引能人回归乡土、共谋发展;对内挖掘“田秀才”“土专家”,引导本土“金子”发光发热,着力壮大懂农爱农、扎根农村的先锋“智囊团”,激活振兴发展的核心动力。
“谱好文化曲”让精神生活“富”起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有“富口袋”,也得有“富脑袋”。各基层党组织要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有针对性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要传承好饮水思源、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等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挖掘和保护民间艺术、戏曲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积极探索“以党建带文艺,以文艺促党建”的工作模式,持续加强和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充分整合党员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场地资源,打造好、使用好、维护好农家书屋、文化展板、文艺活动室等,依托文艺演出、文体赛事、文化下乡等活动载体,为广大群众学习理论知识、参与文化活动、展现才艺技能搭建“新平台”,唱响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主旋律。
“谱好生态曲”让人居环境“美”起来。生态是发展的最大资本,绿色是乡村的最亮底色。要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倡导推广种养结合、低碳环保、循环利用、就地取材等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乡村产业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要扎实做好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群众工作,党支部带领党员分组分户去讲政策、说发展、劝转变,发挥农民群众在饮用水源保护、化肥农药减量、垃圾污水处置等环境保护行动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主题党日”等发动党员群众对房前屋后、主干街道进行彻底整治,积极落实植绿增绿任务,精心守护家门口的蓝天净土,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谱好组织曲”让战斗堡垒“强”起来。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保障,组织强,则乡村强;组织兴,则乡村兴。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把建强基层党组织放在第一位,不断优化“两委”班子结构和村后备干部选拔渠道,把乡村振兴中最活跃的组织、最活跃的人群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各地要坚持目标导向,坚持从问题入手,聚焦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高质高效整顿,下苦功实功、出硬招实招,精准施策抓整改,逐村转化见成效,把千千万万个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用高质量党建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在工作落实中体现高质量党建成效,持续提升党群服务能力。
乡村振兴,最终目的还是要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五大振兴的全线推进,必将为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乐章”助力赋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薛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