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社联动”是新形势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党员和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治理和服务,形成高校、街道社区良性互动,构建党建工作大格局的一项有力举措。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共建为载体,充分发挥共建双方党组织的优势互补作用,打通校社合作需求端、资源端,更好释放共联共建共享活力,推动社区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社区“走出去”,“草根课堂”进校园
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机制,组织社区党员走进大学校园。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一场特殊的党课在大学教室里举行,这次党课的宣讲人为社区的草根宣讲人。40分钟的宣传用土话把“大道理”讲得入情入理、讲出共鸣,真正传递党的好声音,调动广大大学生党员及社区党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为每一位党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心得的平台。大家对这种新颖的授课方式和表述语言,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大学生党员们纷纷表示,要做一名有追求、有作为、有担当的优秀接班人。
高校“引进来”,“剧场党课”增实效
传统党课模式下,党课教育形式不活、吸引力不强、效果有一定局限性,为使党课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今年以来社区党委把高校“引进来”,联合高校青年志愿宣讲团全力打造“以学为基,互动参与”的“小剧场微党课”新模式,把党课内容进行形象化呈现,让党员听得懂、记得牢、学得深。首期和第二期“小剧场微党课”分别以《遵义会议》、《光·相遇》、《从百年信仰到当代青年》的故事为切入点,采用边宣讲边表演的小剧场复式结构,详细讲述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参与的大学生党员在这堂党课中,沉浸在角色演绎中,现场社区党员也通过“小剧场”的情景再现,身临其境地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
办好“社区报”,“精神食粮”免费送
社区党委在加强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的同时,积极为大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增强高校与基层党建工作相互融合,努力打造共同进步、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社区党委与高校传媒学院共办“社区报”已成功出刊十二期,社区报每季度一“出炉”,社区将社区所做的重点工作及民生实事、政策新规等内容提供给传媒学院,传媒学院学生利用学业专长,为菱湖社区打造专属的“社区报”,出刊后的“社区报”全部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社区党委用高校、青年学生、学生社团组织资源为辖区居民提供文体活动,丰富党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助力社区精神文明发展的目的。
社区与高校创新“校社联动”新模式,为打造党建共建、提升联动机制、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了实践阵地。社区党委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沟通交流,发挥各自自身优势,打造党建引领强引擎,跑出双高建设加速度,携手绘出基层服务“同心圆”。
“校社联动”是新形势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党员和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治理和服务,形成高校、街道社区良性互动,构建党建工作大格局的一项有力举措。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共建为载体,充分发挥共建双方党组织的优势互补作用,打通校社合作需求端、资源端,更好释放共联共建共享活力,推动社区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社区“走出去”,“草根课堂”进校园
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机制,组织社区党员走进大学校园。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一场特殊的党课在大学教室里举行,这次党课的宣讲人为社区的草根宣讲人。40分钟的宣传用土话把“大道理”讲得入情入理、讲出共鸣,真正传递党的好声音,调动广大大学生党员及社区党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为每一位党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心得的平台。大家对这种新颖的授课方式和表述语言,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大学生党员们纷纷表示,要做一名有追求、有作为、有担当的优秀接班人。
高校“引进来”,“剧场党课”增实效
传统党课模式下,党课教育形式不活、吸引力不强、效果有一定局限性,为使党课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今年以来社区党委把高校“引进来”,联合高校青年志愿宣讲团全力打造“以学为基,互动参与”的“小剧场微党课”新模式,把党课内容进行形象化呈现,让党员听得懂、记得牢、学得深。首期和第二期“小剧场微党课”分别以《遵义会议》、《光·相遇》、《从百年信仰到当代青年》的故事为切入点,采用边宣讲边表演的小剧场复式结构,详细讲述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参与的大学生党员在这堂党课中,沉浸在角色演绎中,现场社区党员也通过“小剧场”的情景再现,身临其境地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
办好“社区报”,“精神食粮”免费送
社区党委在加强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的同时,积极为大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增强高校与基层党建工作相互融合,努力打造共同进步、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社区党委与高校传媒学院共办“社区报”已成功出刊十二期,社区报每季度一“出炉”,社区将社区所做的重点工作及民生实事、政策新规等内容提供给传媒学院,传媒学院学生利用学业专长,为菱湖社区打造专属的“社区报”,出刊后的“社区报”全部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社区党委用高校、青年学生、学生社团组织资源为辖区居民提供文体活动,丰富党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助力社区精神文明发展的目的。
社区与高校创新“校社联动”新模式,为打造党建共建、提升联动机制、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了实践阵地。社区党委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沟通交流,发挥各自自身优势,打造党建引领强引擎,跑出双高建设加速度,携手绘出基层服务“同心圆”。(章宁)